這首詩的文意簡單明了,躍然紙上。
下到三五歲的孩童,上到八十歲的老嫗,全都能聽懂扶瑤這首詩想要表達的是什么。
如果說在此之前,圍繞著兩人之間的言論,更多只是民間自發的爭辯,是兩個人背后的支持者之間的水火不容。
可伴隨著扶瑤的這一首詩下場,一切都不同了。
掀起的波瀾,前所未有的巨大。
“扶瑤瘋了!她怎么敢這樣貶斥公子羲的文名?她難道就不怕公子羲找上門來?”
“我敢打賭,這首詩一出,公子羲手中的那個小本本,絕對寫滿了扶瑤的名字。”
“話又說回來,這首詩確實寫的不錯,至少貫州了,但卻是針對公子羲的攻訐……嘿嘿,他要遺臭萬年了!”
……
人壽百年,紙壽千年。
在這個可以修煉的世界,一首足夠好的作品的生命力,更是強壯到令人不可思議的程度。
從今以后,恐怕無論是誰,只要學到了這一首詩,就會不可避免的了解到李講與扶瑤之間的恩怨。
萬一李講這要還是避讓,可想而知下場會是如何。
后世所有人,都會將他視作為不戰先怯的孬種!
紫微城上上下下氣瘋了。
“哪來的賤人,居然敢這樣羞辱我師!我要吃了她!”
紫微書院,李如也怒不可遏,當即就要前往天人城大開殺戒。
不過卻被李講攔了下來。
“師父,她都這樣羞辱你了,你怎么還能無動于衷?”李如也見他風輕云淡的樣子,目瞪口呆。
“她只是想要文斗而已,那就成全她。”
李講道。
當天下午,紫微書院便同樣有一篇作品出世,疑似為回應。
——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
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偉?走出齊魯大地,依然可見那青青的峰頂。
神奇自然匯聚了千種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的黃昏。
層層白云,蕩滌胸中溝壑;翩翩歸鳥,飛入賞景眼圈。
人生在世,定要登上泰山頂峰,俯瞰群山,豪情滿懷。
——
這首詩一出,紫微書院全體,無一不熱血沸騰,歡呼雀躍。
雖然,在李講這首詩中,并沒有直接回應扶瑤的譏諷,只是坦白了自己的志向。
但,正是因為這份不回應,才給人一種“一覽眾山小”的超然之感。
——我都已經站在了山巔之上,比泰山還要高,俯瞰爾等這群渺小的群山,還有什么好說的?
一切言語,一切態度,盡在詩中。
這首詩放出去后沒多久,李講便公然放話。
“扶瑤,你若想一爭高下,我便來吧,我奉陪到底。”
此話一經放出,頓時就跟插上了翅膀一般,一眨眼的功夫便傳遍了八方。
公子羲終于松口,同意文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