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
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
軍隊停滯不前,數不勝數的人想起這一路艱辛苦楚,都認為是楊玉環是紅顏禍水,迷得漢皇暈頭轉向,不理朝政。
所以,無數人怒從中來,要求賜死楊玉環。
一邊,是摯愛的貴妃,一邊,是逃亡的臣民。
漢皇最終還是狠下心,做出了決定,在馬嵬坡下,縊殺楊玉環。
此句一出,全城嘩然。
人們就像是聽到了什么天崩地裂的消息,雙耳轟鳴,腦袋一片空白,說不出話。
孔宥宥情不自禁的將手放在了自己的臉上。
他們這一族,最關心的,最自傲的就是自己生來不凡的容貌。
可聽了李講的故事之后,頓時覺得這好像并不是純粹的好事。
或許,在漫長歷史中,有不止一個像楊玉環那樣,天生麗質,傾國傾城的人,因為自己的美貌,背上莫須有的罪名,香消玉殞。
“就此一段,鎮國已成。”紫婧輕語。
沈妍、李翀等人紛紛點頭,表示認可。
對于這一點,人們還是不那么意外的。
畢竟在文比開始之前,雙方就已經確定,要拿出自己的巔峰之作,一較高下。
李講作為紫微書院的驕傲,若是連一首鎮國的作品都交不出的話,那才是滑天下之大稽。
短暫的停頓后,李恩繼續誦讀。
眾人看得出來,李講是真的有心了,前所未有的認真準備這次文比。
因為在此之前,李講從來就沒有寫過這么長的詩。
“……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
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
鴛鴦瓦上霜花重生,冰冷的翡翠被里誰與君王同眠?
陰陽相隔已一年,為何你從未在我夢里來過?
——
這是漢皇的心聲。
不得不賜死楊玉環后的他,日夜不在悔恨當初的所作所為,時時刻刻都在想念對方。
為了能夠見到對方,漢皇甚至不惜請來方士,為楊玉環招魂引魄。
這是極具神話色彩的一幕。
在詩作中,漢皇終于得到了心心念念的貴妃帶來的訊息。
“……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臨別殷勤托方士,寄語君王表情思,語中誓言只有君王與我知。
當年七月七日長生殿中,夜半無人,我們共起山盟海誓。
在天愿為比翼雙飛鳥,在地愿為并生連理枝。
即使是天長地久,也總會有盡頭,但這生死遺恨,卻永遠沒有盡期。
————
聲斷,詩成,讀完最后的這一段,李恩兩眼中積蓄已久的淚水,終于決堤而落。
紫微城中,響起一片男男女女的哭聲,悲痛欲絕,傷心苦澀。
石黛雨的后背陡然像是弓弦般繃緊,頭皮發麻,一種不祥的預感非常強烈。
下一秒,八道寶光,在竹簡的表面如同流云般飄轉,最后沖天而起。
《長恨歌》。
詩成天下知,半步合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