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他喵會傻到不用半自動或者全自動步槍,跑去使用栓動步槍呢?
這不是沒苦硬吃嗎?
就算是馬克沁這種重火力,紅軍也同樣不屑一顧。
畢竟就算現在的紅軍二線部隊,使用的也是53式重機槍。
像合成旅這種主力部隊,則是使用的89式重機槍。
而89式重機槍最大的特點就是輕便,有著那方世界最輕重機槍稱號。
89式重機槍
僅僅一個人就能扛著漫山遍野的跑。
所以現在的紅軍指戰員,壓根就看不上需要四個人扛的馬克沁。
還不如4個人一人一挺89式來得實在。
67式木柄手榴彈對于紅軍來講,目前同樣上億枚的存儲量。
送對方100萬顆,完全就是九牛一毛。
至于說60迫擊炮以及82迫擊炮,大部分都是紅軍自己手里退下來的。
如今陜北已經擁有了自己的兵工廠,加上蘇文帶過去的高精尖生產設備,以及高質量的鋼材。
現在的陜北兵工廠,已經能自給自足兩款迫擊炮以及107火箭炮。
日產量隨便也能突破上百門,遠超民國時期任何兵工廠。
而像54式122毫米榴彈炮這種真正意義上的重型火力,得益于蘇文的大量運輸。
蘇文幾乎掏空了5大戰區所有的庫存貨,加一起差不多有800多門。
但是這款榴彈炮。對于目前的紅軍來說實在是有些雞肋。
首先是射程不足,僅僅十二三公里,根本無法滿足目前紅軍所需要的遠距離打擊能力。
其次就是太過笨重,如果僅僅是十二三公里的射程,完全可以用120重型迫擊炮山貓戰車代替。
最后則是如今的陜北兵工廠,在得到122毫米榴彈炮以及152毫米加榴炮的制造工藝之后,已經能夠自己生產這兩款火炮。
要是開足馬力的話,每個月至少能生產50門122毫米榴彈炮,以及30門152毫米加榴炮。
只不過150毫米以上口徑的火炮屬于真正意義上的戰略武器,射程太遠,威力太大,紅軍自然不會隨便送。
而122毫米的榴彈炮,對于目前擁有炮兵偵查雷達的紅軍來講,根本沒任何威脅,如此便不用擔心對方背刺。
所以上級討論之后,才會想到把多余的庫存,‘大大方方’的送給愿意親近紅軍的地方軍閥勢力。
還有那50臺四不像農用車,既然送了重型火炮,
那么送一些用不上的二手四不像,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如今紅軍的后勤運輸,基本上都是依靠軍卡,或者說山貓戰車。
極端情況下還會采取空投的方式運輸物資,所以現在壓根就看不上四不像那點運力。
更何況四不像的確不太耐用,公里數多了之后便小毛病不斷。
這同樣是紅軍選擇放棄四不像,作為主要運輸工具的重要因素。
..
范憲則是早在看到200挺馬克沁重機槍時,雙手便止不住的顫抖起來。
要知道這玩意兒在各大軍閥里邊,可是妥妥的重火力啊!
200挺馬克沁是什么概念,韓系軍閥主力部隊加一起都湊不齊200挺。
而范憲自己的部隊,也湊不齊10挺馬克沁。
更別提后面的60迫擊炮,以及82迫擊炮這種主力炮兵裝備,他的部隊甚至連一個連也湊不齊。
當看到清單上的122毫米口徑榴彈炮時,范憲還以為是自己歲數大了,老眼昏花。
使勁揉了揉眼睛才確認清楚,物資清單上邊確實寫得清清楚楚,就是122毫米榴彈炮24門。
范憲盯著清單,看了又看,滿臉的不可置信。
這還是紅軍嗎?這簡直比親爹對他還好,連榴彈炮都送。
紅軍這是想干嘛,是想招安自己嗎?
難道說自己現在的地位,在紅軍首長眼中,這么重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