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白玉被聞潮生這么一點,握住韁繩的手指倏然之間抓緊了些。
“你的意思是……他是奔著我們來的?”
言罷之后,朱白玉又覺得這樣的想法實在過于自大:
“我們這樣的小人物,哪里能值得他這般興師動眾?”
聞潮生:
“除非……他有「特別的動機」。”
朱白玉一怔。
“特別的動機?”
聞潮生望著前方遠處已然逐漸出現的巨大城門,緩緩道:
“這件事情說來話長,一時半會兒講不清楚,先入城休整,我慢慢與你說。”
…
冀青城是一座「極具歷史文化氣息」的大城,每當有外地人來此的時候,當地的老百姓最津津樂道的,便是與外地人講述與古城有關的「近代史」。
二十三年前,王城刑部尚書郭玉珍忽然接到了一封完整的舉報信,冀青城城主「官君安」結黨營私,欺壓百姓,暗抬賦稅,私下里作惡無數,信中除了將「官君安」的惡行一一羅列出來之外,還標注詳細的人證物證,方便郭玉珍回頭予以查證。
當年郭玉珍也并非良善之輩,一生也干了不少腌臜下作的事情,手里殺過忠臣,斬過良民,誰知老來之后背上生了大片膿瘡,尋遍天下名醫無果,后適逢西陳有一僧醫行游此處,名作「凈覺」,替郭玉珍查看了一遍,說郭玉珍這是此生作惡太多,積了大怨無法排解,如此荒謬之言,不曾想郭玉珍竟然信了。
自此后為了治病,他竟換了一個人一般,不但公事上秉公無私,又每日行善積德,恰逢遇見了「官君安」這般惡徒,郭玉珍只道這是上天給予他贖惡的機會,于是立刻羅集人手,暗中前往查證,待證據確鑿,便直接將官君安下獄,最后問斬。
至于官君安一家卻非但未受牽責,兒子官文奚反而得到了朝中給予的賞賜,還繼承了他爹官君安的城尉之職。
原因無他,那封舉報信,正是官文奚寫給郭玉珍的,這手大義滅親當年是傳得沸沸揚揚,后來官君安問斬的那日,官文奚并未親臨現場,而是在家中張燈結彩,與他的繼母顧柿霜大婚,一年后,顧柿霜為官文奚生下了一對龍鳳胎,一家其樂融融,再無人提及官君安此人。
民間有傳言,官文奚之所以要滅掉他的父親,就是因為看上了他父親的女人,事實上,顧柿霜的確是冀青城難得一見的美人,當年也是迫于無奈才嫁給了官君安,她比官文奚大十三歲,但當年看上去卻與官文奚年齡相仿。
顧柿霜形顏嬌俏,身姿窈窕纖美,如春柳蕩漾,我見猶憐,外界風言風語一向不少,但官文奚從未對此做出過任何回應,于是漸漸這些傳言便成了民間默認的事實。
二人入城,即刻便有人前來接應,帶著朱、聞前往了一處臨水小筑,此地山青水美,建筑獨具匠心,以「白、灰」為主色調,讓小筑仿佛融于這片山水之間,乃天地雕刻。
一覺睡醒后,二人星夜坐于倒映銀河的湖畔,微冷的風拂面而來時,將明鏡上的星月吹成了一片,聞潮生點上了些許好菜,在朱白玉確認無毒之后,才開始動筷。
“白天的事,你好像只說了一半。”
朱白玉拿起筷子,對著猛猛炫飯的聞潮生說道。
后者目光始終都在菜品之上,眼皮都不抬一下。
“因素很多。”
他含糊不清道。
“我回顧了一下,不對勁的不僅僅是平山王,還有玉龍府、書院……甚至是齊王。”
…
ps:吃個飯回來繼續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