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不是我們發起的,我們只是參與者,你久在劍閣,對于很多事情不甚了解,其實有些淵源,早在十幾年前就已經埋下了。”
劍客聞言,表情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十幾年前?”
道人目光微微右瞥:
“你應該聽說過,上一任齊王去世之后,齊國王室起了蕭墻之禍,許多當年最忠心于齊國先王的臣子與王族,皆背叛了他的遺旨,欲殺死他的后人進行奪權,企圖另立新王,后來還是參天殿內的人出手,才將動亂徹底鎮壓了下去……”
劍客的目光倏然鋒利了許多,這種大事,自然四國之中無人不曉,但此時此刻被道人重提,他卻從中嗅到了一股濃郁的陰謀味道。
“這場叛亂……”
道人冷笑道:
“齊國上一任齊王雖然軟弱,但在位時也沒有做出過什么天怒人怨之事,剛一過世,立刻出現大批叛亂,用腳也該想到這場叛亂的背后定有人指使。”
劍客細細想來,莫名覺得山上罡風泛冷,這件事情若是照著道人的牽引去細究,背后便變得極為復雜了。
“那場叛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滋生,最后又被雷霆手段鎮壓,參天殿的人一出手,正好斬殺所有動員這場叛亂的頭目,一個「口」也沒留,將痕跡抹的一干二凈。”
劍客沉默了片刻,回道:
“這種事情的確駭人聽聞,但也該有些實際的證據,我向來不喜歡陰謀論,那種空想實在是浪費時間。”
道人:
“起初春鳶君與我講述起這件事情的時候,我也覺得這是一場盛大的陰謀論,是諸多的「巧合」湊在了一起,直到后來春鳶君帶我去見了一個人。”
劍客:
“誰?”
道人:
“齊國舊王族陽某家中之女,因其父結識春鳶君,在關鍵時候去趙國避兵變之災,而后留于春鳶君的百鳥林內,幫春鳶君打理著那座鳥林,兵變時,其父告訴過她一些事,讓她就跟在春鳶君身旁,永不回齊國。”
“事實證明,她的父親是正確的。”
“他們這些叛反之人全部都被利用了,而且最后還遭過河拆橋,一個活口也沒有留下。”
劍客雖長時間隱于世外,但曾也是行走天下江湖、歷練過的人,對于人世間的種種尚且熟知,也明白參天殿的人做這些究竟是為了什么。
“既想要借助王室的力量來掌控齊國,又不愿意放下自已高高在上的「圣賢」身份,用這么一場鬧劇來名正言順養一個傀儡齊王……”
他眼中浮現出了一抹鄙夷,那是發自內心的最真實情感。
道人回道:
“既當又立而已。”
“所以我一直都看不起他們,而他們也的確沒有叫我失望。”
“風城一事,自上一次會武結束之后開始謀局,我們本準備了不少手段,但全都沒有用上……究竟是一群怎樣自大傲慢的蠢豬,才會做出這么愚蠢的決定?”
劍客回憶起閣中早先時候留下的門規,雖然劍閣的創立者不像古之儒圣與大佛彌勒那般修為通天,但留下的規誡倒是很好。
劍閣弟子修行有成后,必然會進入江湖歷練,在紅塵世故之中的摸爬滾打對于他們的修行有著莫大幫助,也能讓他們看清自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