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直認為,是因為她的失職,葬送了這些天才。”
“現在,她講這些天才正是因為離開了書院,才綻放出了屬于他們的光。”
聞潮生想到了自已曾與院長有過的交流,隱隱明白了張拾得說這些的意義。
他道:
“院長沒有留下汪盛海,沒有留下程峰,也知道不能留下你。”
“她說,這是能唯一送你的東西。”
張拾得離開之后,將聞潮生獨自留在了思過崖中,后者靜靜翻看著這本「太歲枯榮」,表情自最初的好奇,漸漸變成了訝異,最后成了認真。
這是一門極其奇怪,極其邪門的武學。
邪門兒到什么程度呢?
它是一本用諸多武學中不能踩的坑或是缺陷拼湊出來的秘籍,與這世間絕大部分的修行路子截然相反,不像修行,反倒像是將人往絕路上逼。
可它精巧就精巧在,汪盛海用諸多修行派別中的缺陷相互解環,以毒攻毒,以病治病,愣是讓這些諸多的「副作用」巧妙地交融,最終達成了微妙且堅固的平衡。
以殘為圓,以缺為滿,生交死疊,太歲枯榮。
讓聞潮生真正驚憾的,不是這門武功本身,而是想要將這門武功撰寫出來,必須要清晰入微地了解到百般武學的優劣,背后修行的根本邏輯。
若是撰寫這門武學的人是仲春,聞潮生都不會像現在這樣震驚。
但偏偏寫出這門武學的人是一個根本沒有修行過的人。
而汪盛海能做到這一點,也只能說明一點,那便是他與程峰一樣,有著無與倫比的修行天賦和一顆洞察本質的慧心。
可……一個不修行的人,如何洞察修行的本質?
這聽上去未免過于天方夜譚。
難道世上真的有生而知之的天才?
崖風掠過聞潮生的身旁,將他身遭的雜草吹得亂晃不已,靜聽風吟的聞潮生忽地心有靈犀,微微抬起頭,望著眼前的崖壁。
月光如水一樣流淌,一個了無痕跡的「永」字在他眼前,聞潮生身子猛地一振。
“難道……”
他迅速翻動面前的書頁,直至最后一頁,上面同樣留下了一個「永」字。
如今已將「永字八解」練至大成的聞潮生,一眼便看出這個「永」字是倒著寫的!
雖然沒有得到確切的回復,但聞潮生覺得這個答案已經八九不離十。
……倒寫「永」字的方法,正是汪盛海摸索出來的東西!
他以字悟道,用拆解「永」的方法去拆解百家武學,然后編撰出了「太歲枯榮」。
當初阿水用武學的方式來摸索倒寫「永」字的方法,與汪盛海竟是不謀而合。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