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時候,我的家鄉歷經災荒、大旱、地龍翻身……也不知是撞了哪位天上的煞神,平靜百來年,到我這一出生,什么壞事全給趕上了。”
“嗨……我當年啃過草根,吃過觀音土,甚至吞過腐肉,還險些因此死掉,幸是有個厲害的游方郎中給我撞見了,把我救了回來,那個時候,這樣的菜粥對我來說就是全天下最美好的食物了。”
聞潮生道:
“此一時,彼一時,你已今非昔比,怎還能用原來的眼光看待今朝的事物?”
宋橋笑道:
“那不就是忘本?”
言談之間,他又嗦了一口。
“年紀大了,就愛拾起一些從前遺落的那些。”
聞潮生也把碗中的粥底喝光。
“你這點兒跑來,路上怕是沒少遭罪,怎么,有什么很要緊事嗎?”
宋橋舉著碗,在沉默中細細咀嚼了一下嘴中的粥米,說道:
“妙法那頭出了點紕漏。”
提到「妙法」兩個字,在場另外二人的注意力霎時間便集中了過來。
聞潮生道:
“沒談妥?”
宋橋微微搖頭。
“沒談妥。”
“老實講,這很反常。”
“妙法乃是陳國成就梵天金身最晚之人,與其他梵天相比,他無論是勢力還是實力,都頗有差距,正因如此,他一手創立的浮屠宗才會以這樣霸烈扭曲的方式來最快速度創造宗門在陳國的威懾力與影響力,藉此收納更多的香火來幫助修行,我能為他提供的香火與利益,要遠超他屠殺西海鎮所帶來的影響,并且沒有任何后顧之憂。”
“夜里我朝這頭趕的時候,想了大半夜也沒想太明白。”
聞潮生仔細思索了一下宋橋的話,又偏頭看向法慧問道:
“佛宗的修行還需要「香火」?”
法慧簡單跟聞潮生解釋了一下。
宋橋也說道:
“香火之中蘊藏著眾生愿力,這也是很多梵天鞏固金身之位的重要依托,不管怎么講,按照陳國的人口,開寺立廟設壇來吸納香火,怎么也要比秉參佛經來得輕松。”
被他這么一提醒,聞潮生立刻便想到了在「十萬雪山」中尋找并蒂蓮時,那小僧與他講過的話。
他說,而今陳國的僧人已經沒有幾人是為了求經而來,費盡心思進入這里,也只是為了高深莫測的武學,至于那些他窮極一生參悟記錄的佛經,如今陳國絕大部分的僧人早已棄之如敝履,即便無人嘴上提及,但大家心中幾乎一致認為參悟佛經是一種極其愚蠢且古老的修行方式,早該被淘汰掉了。
只要「香火」足夠,哪怕對佛經一竅不通,也能證得金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