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人誰都看出來,李興國對黃柔沒那個意思,是黃柔往李興國身上貼,所以大多議論的焦點也在黃柔的身上,都猜測李興國能不能頂的住黃柔的攻勢。
大年初一,黃柔回了婆家,三歲的兒子看見黃柔回來,好像是陌生人一樣,無動于衷,依舊看著新買的電視機。
黃柔心里不是滋味,本來孩子跟她就不親,現在一走就是半年,孩子就像不認識她一樣“仔仔,我是媽媽呀,過來”
“你身上臟,趕緊洗洗去吧”黃柔的婆婆從廚房里出來,淡淡的說道。
“媽,過年好!我回來晚了”黃柔歉意的說道。
“沒事,你回不回來我們都一樣過年,仔仔洗洗手吃飯了,咱們要講究衛生,別學那些壞毛病。”
黃柔就當沒聽見一樣,回屋換衣服,去洗手,幫忙做飯,這種場面每天都會發生,她就是這個家多余的人,她的使命已經完成了,這個家不需要她。
吃飯的時候,黃柔的公公從屋里出來。
黃柔給公公拜年,公公淡淡的應了一聲,一家人開始吃飯,黃柔還有兩個姑姐,要初二才能回來,今天家里就他們幾個人。
“聽說你在海島那邊表現的很積極”婆婆淡淡的問。
黃柔微笑著“本來就是建設海島去的,都是分內的工作”婆婆肯定是聽說風言風語了,其實他們不在乎,只是在提醒她而已。
“工作就好好工作,家里不用你操心,你也還年輕,想找我們也不會攔著你的,只是仔仔你不能帶走”黃柔的公公說道。
黃柔知道,他們只是在乎自家的血脈。
黃柔點點頭“我知道的爸,仔仔跟著你們挺好的,我不會想把他帶走的,我給不了他這么好的生活。”
孩子的爺爺奶奶條件這么好,對孩子也好,她給不了這么好的條件,為什么還要帶著孩子,孩子只要知道有她這個媽存在就好了。
公婆對黃柔的態度很滿意,只要不帶走孩子,他們也不會要求二十多歲的兒媳婦一直守在他們家,他們的年紀也不大,能把孫子養大,培養成人。
黃柔想跟孩子想跟孩子單獨待一會,孩子根本就不跟她,吵著要奶奶。
婆婆樂的眼角的皺紋都加重了,抱著孩子回屋了“就知道纏著奶奶,奶奶沒白疼你”
黃柔就是這個家多余的人,可不回這里,她沒有地方去。
娘家有哥嫂,弟弟弟媳,她是嫁出去的人了,沒有她一席之地,她除了再嫁沒有別的路走。
第二天,黃柔自已回了娘家,孩子不跟她,她也不想在婆家像個保姆似的伺候那一大家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