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朱標復活后,再親手處置呂氏和呂家?
不得不說,這一招太狠了。
就和逼朱元璋自己把郭惠妃處置了,是一樣的道理。
正應了朱允熥那句話:自己的女人,自己殺,好想讓人幫忙?
這正是要告訴朱標,這就是你丫的娶的好婆娘,這就是你丫的和你爹一起扶正的側妃。
到時候,不管如何,也是朱標承擔一切,還能讓呂氏更絕望。
畢竟,沒有比朱標殺她,更可怕的事。
什么,朱標不殺?
你看朱五四、陳二娘、馬皇后、常遇春、朱雄英,外加一個里外黑透了的朱允熥,收不收拾你就完事。
尤其是常遇春,他敢把老朱舉起來跑圈子,就敢把朱標吊起來抽鞭子!
而朱允熥這個提議雖然說殘忍了些,但是朱元璋心里,其實是松了口氣。
因為他還是有他的想法,當年之所以給朱標娶一個文官世家的女兒為側妃,多少有些拉攏文官集團的意思。
畢竟,無論是朝堂還是整個天下,當時的淮西武勛確實太強了。
這朝堂需要平衡,怎么辦呢?
于是乎老朱就需要讓文官崛起,來和武勛們扳手腕,老朱就坐山觀虎斗。
而隨著時間,這種格局成熟,呂氏和朱允炆,幾乎就成了文官們下的注。
而武勛,似乎沒有選擇權,甚至在慢慢被收拾。
眼下,隨著朱允熥的強勢崛起,朱元璋的平衡被強行打破,而且文官投注的朱允炆也徹底失利。
本身文官集團現在就開始被壓制,偏偏朱允熥還開始團結淮西武勛,甚至復活了常遇春。
所以,朝堂現在已經是武勛壓著文官了。
若是朱元璋再下令把呂氏殺了,把呂家滅了,那文官們會絕望,比之前的武勛,更加擔心。
如此失了文官們的心,會讓朝堂平衡更加崩潰。
所以,朱允熥這個提議就能暫時不收拾呂氏,不這么快讓文官們感受到危機。
這件事,朱元璋也就同意了,不過這里人太多,他就要換個說法,不能說現在可以殺呂氏而故意留給朱標。
于是朱元璋就說:“雄英所言,也讓咱有了調查的方向。此事,立馬由錦衣衛調查。一旦核實,呂氏和呂家,萬劫不復!!!”
還要個屁的證據,以前有朱允熥的猜測,現在有朱雄英的懷疑和提供的當時呂氏異常的舉動。
在朱元璋這里,就足夠揮刀了。
只不過,找個理由,按照朱允熥的意思拖一拖。
而朱雄英還是好似:“朱允炆呢?呂氏被貶,他沒理由也不在吧?”
“大哥,你還不知道呢,朱允炆現在是大孝侄,給他二叔守靈呢。也不知道演給誰看,二叔親兒子一個沒去,他倒是整日整夜的守……”
朱允熥這話一語雙關,既諷刺了朱允炆,又狠狠的扇了秦王世子朱尚炳、秦王次子朱尚烈的耳光。
畢竟這兩位秦王親兒子,那是真沒去看老爹尸體。
很明顯,朱樉行為太惡劣,這些兒子故意劃清界限,實際上,未免無情。
若是不管爹再混賬,還重些親情去悲傷下,朱允熥和朱元璋還高看他們一眼。
不該守靈的去守靈,該守靈的不去。
要不怎么說,老朱家奇葩多?沒幾個正常人!
“好了,都散了吧,天色不早了。”朱元璋只覺得這一天太累了。
皇子皇孫嬪妃們離開,乾清宮就剩下朱允熥、朱雄英、常氏、馬皇后,朱五四、陳二娘和老朱。
大家又在一起說了很久話。
如此,一夜過去。
第二天早朝!
朱雄英和朱允熥一起上朝,皇長孫雄英復活的消息傳開,朝堂震驚,一個個都看著那個八歲小少年,又看了看朱允熥。
各自心里想的不同。
武勛們已經驚喜如常,文官們心中嘆氣。
還能怎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