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思索一下,這個道理很簡單,他不認都不行,只能點頭:
“是,行,咱晚點就頒布圣旨,鼓勵商賈行商。士農工商平等,行了吧?”
陳公上去就是一腳:“你態度端正點!”
朱允熥起身,背著手說:
“第二,既然說到商業,那還有個巨大的來源就是海上貿易。
還是說宋朝,宋朝時,沿海各地的生意,就已經做到了海外各國,甚至是非洲。
海外貿易,也帶來了大量的收入。這就是賺國外的錢,不僅讓國內百姓富裕,朝廷又多了收入。”
朱元璋深呼吸一口氣:“你的意思,取消海禁?可是這海上各國,各有野心,一旦放開……”
“泱泱華夏,巍巍大明,就被海上那些個跳梁小丑,嚇得要封關鎖國了?”朱允熥一臉嚴肅。
朱元璋張了張嘴,隨即說:“開,必須開海禁,咱還能讓你小子看扁了?咱大明還能讓海外各國看扁了?”
朱允熥笑了笑:“第三,底層百姓有很重的稅,而地主鄉紳乃至士大夫階層,很多都有辦法免稅。
于是乎,普通百姓本就沒多少地,沒多少收入,卻要交大量的稅。
而有錢有地方鄉紳地主士大夫們,卻想方設法免了稅。
也就是說,地主鄉紳士大夫們在變著法兒上面吸朝廷的血,下面蠶食百姓。
而朝廷的賦稅也基本上靠本就艱難的老百姓支撐著,我問你,百姓都這么窮,朝廷能不窮?
百姓窮,朝廷也窮。中間的鄉紳地主士大夫們,肥的流油。這合理嗎?”
朱元璋面色嚴肅起來,這話,說到他心坎上了。
“咱不是沒想過,只是這個問題歷朝歷代都有,要解決就得大刀闊斧的改革。”
“那就改革,取消對鄉紳地主士大夫,以及王公貴族們所有的稅收減免政策。
地多的,稅收也就多收。把田地賦稅的重擔,讓這些富得流油的人擔上。給朝廷增加收入,給低層百姓減輕負擔!”
朱允熥侃侃而談,并不是因為他懂多少,這些也只是他作為一個穿越者,站在未來社會視角看古代的基本邏輯。
說到這里,其實窮的問題,確實能得到改善。
至于戰爭花銷,朱允熥選擇不說。
畢竟戰爭有時候不可避免,該有的骨氣還是要有的。
說宋朝花點錢送給敵人,比直接和敵人開戰來的劃算。
可畢竟名聲不好,也不是長久之計。
花錢買來的和平,只會讓這份和平越發的貴。
到頭來會到一個你買不起,而不得不還是拿起武器反抗的地步!
所以打仗,在古代或者說任何時候,都是很難避免的。
因為敵人,不會講道理!
總之,按照朱允熥說的。
鼓勵經商,活絡國內商業。
取消海禁,打開海外貿易。
做出改革,重百姓而輕士大夫階層,就已經能解決眼下大明貧窮的問題。
朱元璋此番,也算是受益匪淺。
很多東西,他確實需要消化。
而一旁的家長們,也都對朱允熥這一條條的說法,深感佩服。
朱允熥在大家肯定的眼神里,露出笑容。
這時候朱五四就問:
“重八,學會了沒有?”
朱元璋理直氣壯:“爹,學會了!”
“來,重復一遍允熥說的。”朱五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