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瓛帶著朱允熥的命令迅速離開,甚至依舊沒有想過要去請示朱標。
其實確實完全沒必要去請示朱標,就算去了,朱標也會按照朱允熥的意思來。
再說了,這太子令可比皇帝圣旨有用。
到時候將太子令傳達給王保保。
王保保自然會遵命的行事。
反而若是帶著朱標的圣旨去,這王保保心想,自己是帶著朱允熥給的大軍要去草原平亂的。
結果圣旨來,又讓他去建州對付女真。
那王保保肯定還是要聽一開始朱允熥所下達的命令。
所以這改變計劃的命令,非得朱允熥的太子令不可。
于是此事又成功地繞過了可憐的朱標。
朱標這個皇帝當的呀,也確實和之前當太子沒什么太大的區別。
無非就是做了一個皇帝的頭銜。
蔣瓛離開之后,親自帶人快馬加鞭去追已經北上的王保保。
好在王保保,大軍最少也要半個月乃至一個月,才能到達草原。
畢竟軍隊那么多,各種糧草物資隨行押運,也需要時間。
而蔣瓛他們這些錦衣衛,身為大明朝最專業的特務分子,要追上大軍并不難,僅僅出發五天時間,就在大寧追到了王保保的隊伍。
此刻王保保正安營扎寨,讓將士們休整一夜。
他此次帶來的將領并不多,畢竟那幾個厲害的,他是調不動的。
常遇春、朱文正、李文忠這三個大佬那就不說了。
非朱允熥,朱元璋下令,是絕對調不動的,朱標都調不動他們。
藍玉也不可能到王保保手底下來做副將先鋒之類的。
所以王保保這一次帶出來的是陳友諒,以及幾個擁有侯爵的武勛。
陳友諒為了能夠出來跟王保保一起打仗,甚至還借錢給王保保送了禮。
沒辦法,陳友亮太想建功立業了,現在已經不是他當年創業的時候了,現在是跟著朱允熥,在朱元璋朱標手底下做事兒。
而朱允熥給了他重活一次的機會,那么他便要想辦法,建立一定的功勛。
否則很難在大明站得住腳。
另一點就是他必須要立功才能夠獲得獎賞,日子才能過得好呀。
別看他現在在兵部當個什么侍郎,可是這月俸,實在太低了,連買個房子都買不起。
時常還得靠自己兒子陳理來救助他。
所以他很迫切的想要立功,想要干出一番自己的事業。
在大明朝站穩腳跟。
至于擔心他會不會有別的心思這一點,這是完全有些多余。
首先陳友亮是被朱允熥復活的,他對朱允熥有著莫名的恐懼,也對朱允熥的能力和神仙手段非常的忌憚。
所以他絕對沒膽子敢造反,畢竟誰也不知道朱允熥到底有多厲害。
能把他們復活,是不是也能讓他們死呢?
所以陳友亮或許對朱元璋有意見,或許對朱標沒那么忠心,但一定對朱允熥有著絕對的敬畏和服從。
所以他不敢搞什么事兒,只想安安穩穩的在大明朝打拼出自己的地位。
況且他兒子陳理現在過得好好的,還有個侯爺的爵位。
若是陳友亮真有什么別的想法,那他兒子又該怎么辦?
況且就算陳友諒膽大包天,還想著借此機會弄一些士兵,再來創一次業。
那他首先得確定,自己能不能干得過王保保。
就更別說還有常遇春這個殺神。
常遇春曾經就給陳友亮留下了不小的陰影,何況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