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的門口,朱允熥帶著黃毛跟趙靈月不急不緩的向著遠處走去。
此次他們準備北上去北方,看一看被安定下來的北方,是不是也越來越好了。
尤其是靠近草原的地方,看看草原上面那些百姓,是不是真的在跟中原百姓們互市互通,友好交易。
是不是在融入中原成為大明的一部分。
這一路上,黃毛是看趙靈月不順眼,趙靈月看黃毛更不順眼。
畢竟這兩人都有一個共同的職責,就是保護朱允熥的安全。
這黃毛就覺得趙靈月就不該跟來,他認為他完全有能力保護朱允熥的安全。
可他也只顧著朱允熥的安全,絲毫沒想過朱允熥的終身大事。
他只覺得,這趙靈月跟來,豈不就是懷疑他黃毛的實力嗎?
而這趙靈月本也就想要跟著朱允熥,說什么他爹逼他來,甚至將他逐出家門,這都是找的理由。
所以這黃毛也就成了趙靈月的眼中釘,如果沒有黃毛的話,趙靈月就能更加名正言順的來保護朱允熥。
可偏偏有了個黃毛,黃毛的武功還比她更厲害,這讓趙靈月的借口有些總是站不住腳。
所以這兩人一路上,都是你看不順眼我,我看不順眼你。
朱允熥卻無所謂,多一個人確實也多一份安全,再說了這趙靈月胸大無腦,黃毛是頭腦簡單,四肢發達。
這兩人一路上誰也看不順眼,倒是給朱允熥增加了一些歡樂。
至此,經過幾天的時間,一路北上到了北平。
路上朱允熥所過之處,都是體察民情,暗中了解情況。
結果都讓朱允熥很滿意,地方上的貪官污吏少了很多,這或許跟朱允熥,之前增加官員俸祿制度有關。
在增加官員俸祿的同時,朱允熥也更加嚴厲的懲治查處貪官污吏,這才真正有效從根本上的減少了地方上貪官污吏的發生。
畢竟以前朱元璋所營造的環境,就是給官員們的待遇很差,還要讓官員們不能貪。
這就很難了,官員待遇很差的情況下,養活一家人都很困難,怎么能讓他們不貪呢?
有時候正是因為這種制度,逼的一些清官也不得不貪。
畢竟在朝廷制度和家人生活這兩個問題上,很少還有能堅持原則的。
現在就不一樣了,自從朱允熥整體提升了官員俸祿之后,那些個官員們的收入,完全可以保證家里的生活條件比普通人更好。
如此,沒有了后顧之憂,解決了衣食住行,那么自然就可以一心一意的為地方百姓服務,而不敢再去行貪污受賄之事。
畢竟這好日子過著,一步一步扎實穩穩的做出政績,總比去貪污隨時掉腦袋要好。
何況現在貪污,可不是掉一個人的腦袋,而是要連累家人的。
除了官員貪污受賄大大減少,再加上朱允熥推行的鼓勵商賈在全國通商,甚至跟海外通商,也讓如今的大明朝商業氛圍非常的好。
路上隨處可見商人押送貨物,進行交易。
要知道,社會的發展源于制度。
可生活水平的發展,卻源于制造。
而制造,就需要商業來帶動。
這個地方上能制造出好的東西,可如果沒有商業,這些東西賣不出去,那么制造就會停滯。
而商業活動起來,將這個地方的東西賣到別的地方去,而別的地方好東西又賣到這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