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朱標想當,可朱標越是想當,就越是證明這皇帝當著沒意思啊?
看著朱雄英跑了,朝堂上大家都無語了。
這時候,朱允熥開口:
“要不……讓我爹……”
“三爺無需多言……”禮部尚書李原名開口:
“有您在,有您爺爺在,甚至有您奶奶在,提您父親做什么?怎么再商量,好商量!”
朱標咬牙。
好好好,老東西,記住你了!
這時候,李世民也忍不住再次開口:
“要我說啊,你朱元璋現在身體這么好,你接著干吧。你現在好好的,就想撂挑子不干了?自已打的天下,還想逃避?
再說了,這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一輩人有一輩人的使命。這是逃不掉,也避不開的。
無論是太子朱標、亦或者太孫朱允熥,的還年輕。他們將來,在最合適的年齡,也將合適的坐上那個位置。
何必,又非要在這個不適合他們的時候,提前逼迫他們,去面對還不屬于他們的責任?”
李世民不愧是李世民,格局很大,道理很正,讓朱元璋一時有種逃脫責任,提前把攤子甩了的愧疚感。
只是朱標心里依舊再吶喊:讓我當……不算逼迫啊……
可李世民說的是對的!
朱元璋還在,他不該逃避。
等朱元璋死了,朱標也在更成熟合適的年紀繼位。
然后等朱標老死,朱允熥也會在合適的、成熟的年紀,肩負起他的責任!
何必現在,讓一個十幾歲的少年,正是浪漫、無拘無束、鮮衣怒馬的年紀,卻沉穩的坐上那個沉重的位置?
更何況八歲的朱雄英?
朱元璋一時之間,竟然也深思起來。
他養老躺平了,卻不該把重任及早的給了后人。
一代人在合適的時候才會肩負起來一代人的責任。
而現在,他們還未完全成長起來,這份責任,就該由他們這些長輩們,繼續肩負!
“咱茅塞頓開啊,好,自即日起,咱還是皇帝,標兒依舊是太子,允熥是太孫!”
百官都笑了。
朱允熥也笑了。
朱標差點哭了!
可他還是忍不住開口:“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在合適的時候,肩負起責任……
那我不禁想問,如果爹您還能活十幾年,到時候我肩負責任的時候,豈不是就五十歲左右了?對我來說真的是最合適的時候?”
朱元璋:“到時候允熥就是三十左右了,允熥剛好合適啊。你若是覺得你不合適,到時候直接讓允熥肩負就是了。”
朱標:“…………”
本來只是覺得要等那么久,自已不合適。
結果……告訴他不用等了?到時候跳過他?給更合適的朱允熥?
好好好,多嘴了!
但不管怎么說,一切似乎又回到了最開始,不那么混亂的時候。
朱元璋是皇帝,馬皇后依舊是馬皇后。
朱標還是太子,朱允熥還是太孫!
只是,老朱的苦逼生活,又要開始了。
他已經躺平大半年了,不用考慮朝政,不用高強度處理朝政,每天在永壽宮里享受,可以說身體都好了不少。
結果現在又要肩負起責任,第一天處理朝政,就給這老小子累不行。
當天晚上他就后悔了。
不過還好,還有朱標這個太子。
所以朱元璋也是把不少事兒,分給朱標去做。
本來他一個人累的,現在好了,兩個人累!
朱標心里一直不舒服,干著和皇帝一樣的活兒,頂著太子的名聲,他心里別扭啊。
于是乎。
老朱:年紀大了,享受了一段時間,再次高強度工作,頂不住啊!
朱標:想當皇帝,只當了一小段時間,現在又是太子,還要干皇帝的活兒,以后搞不好也沒機會當皇帝了,心里不平衡,也頂不住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