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后鄉黨委書記辦公室。
藍書記默默看著陳木,他也不開口,而陳木則是忙活著泡茶,他故意沒有開口詢問,因為從送走林天冥之后,藍書記的臉上沒有出現過笑容。
最終,藍書記還是沒有忍住:“你小子,別假裝默不作聲的,這里沒有別人。”
陳木無奈攤了攤手,他就算知道藍書記在為什么事情頭疼,他不能主動說出來啊,不然就有點故作聰明的樣子了。
不過,陳木基本可以猜測到,在林天冥推薦林妙生上位之前,藍書記心中已經有元后鄉鄉長的人選了,甚至都談過話了,不然藍書記也不至于這么無奈。
也就是說,現在人選上起沖突了。
“藍書記,你原本心中的人選是誰?”陳木其實并不在乎跟他搭班子的人是誰,無論是林妙生也好,還是藍書記安排過來人的,也影響不到他的行動,而且他也需要有人手盡快安排過來,不然書記一肩挑還是挺累的,至于元后鄉的常務副鄉長李秋賀,明顯已經沒有機會了。
“小蔡。”藍書記也沒有隱瞞,他要推薦蔡華過來擔任鄉長一職,自然也少不了詢問陳木的意見,更何況現在他出現了困難選擇癥。
“小蔡也跟了我三年了,各方面能力都很突出,我雖然有心將他繼續留在身邊當秘書,但你也知道,女大不中留,如果過了最合適的年齡,上限也就受限了。”
陳木沒有否認藍書記所說的話,如果提拔得晚,意味著年齡就會變大,這是一個硬傷。
除非有破格提拔的情況,但這種情況又能出現幾個?
為什么有些人剛畢業,二十歲出頭就上岸,考上公務員,有些人上了十幾年班,在三十五歲的時候才上岸,這兩者之間,誰的上升空間比較高?誰的成就會比較大?
毫無疑問,后者。
有可能,你剛三十五歲考上了,結果人家已經是鄉鎮長級別,甚至個別能力突出,乃至天線比較高的人才,可能都已經副處甚至正處了,還不如李明波,再比如說他陳木。
三十多歲的正處級,二十多歲的正科級,已經贏了百分之99的人了。
“藍書記,有一句話我不知道當不當講。”陳木知道,藍書記說這么多,就是想要聽聽他的意見。
“你但說無妨。”藍書記點了點頭,同意了。
“外界都以為高彬落馬之后,元后鄉的復雜性就已經根治,事實上,根治了嗎?”陳木的反問,讓藍書記微微一愣。
“在眾多鄉鎮之中,元后鄉的gdp的確位列第一,甚至可以撤鄉并鎮,但是縣里有這樣的方案嗎?”陳木又反問道。
藍書記搖了搖頭,元后鄉的復雜性,還真不是因為高彬,除了歷史遺留問題,根本上是三家上市公司,他們并不愿意看到,元后鄉的現狀被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