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手機里,華為和小米各占一方天地,其次才是另外幾家。
而小米的出貨量在國產手機里那可是頂梁柱的存在,但是可惜就可惜在,小米不是研發起家。
實話說,陳斌對小米的理解為核心供應鏈,整合供應鏈的資源現在小米做的非常好,后面網易和其他幾個互聯網公司才涉及進來。
論整合供應鏈的大牛,還得是人小米。
這倒不是說小米不會研發和創造,實在是創業開始,他們對于技術的把關并沒有那么強大,也都是一點點累積起來的。
所以陳斌覺得非常可惜,不然那么多年下來,不說徹底扭轉局勢,起碼華夏不會處處受到阿美莉卡的限制!
突破便是在一點點研發過程中積累的經驗,以此產生質變和量變。
商業的本質是什么?
這個問題很多人對外都是“想要做對社會有價值的事業”,但是用結果來看,很大一部分人都是套現跑人。
資本想吹的時候永遠不缺風口。
小黃車押金門事件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想推的時候他就是一個很不錯的市場和方向,但是透支的底蘊太過于離譜,以至于后面其他同賽道的共享單車賣身給別人后開始逐漸提高單價,才勉強止損。
將手頭的事情忙完,陳斌看了一下時間安排,在京城忙完恐怕還有的折騰。
不由得感嘆一聲,這創業真累!
怪不得人家說后面誰提創業家里人都要慌得一批,哪怕是王公子創業,人家老爹也是有點緊張,畢竟不怕公司虧損,就怕兒子喊創業!
……
張一名這段時間聽聞有人在打聽字節跳動,但是具體誰在打聽一點風聲沒得到!
不由得在想,這要是好的資本,趕緊出現啊!
字節現在的資金流想要支撐他的想法,實在是有點艱難!
像騰訊和阿里,張一名也去聊過,但是最終給出的價格沒有達到他的心理預期值!
心情有點煩躁!
很多人都以為公司老板們也很瀟灑,其實不盡然,有些公司老板那是不管底下員工死活,只要自己有吃有喝就好!
而有的老板則是想成就一番“事業”,所以他們著急、焦慮,想要拉投資!
但是投資可不是那么好拉來的,不是每個人都是賈老板可以憑借ppt大賺一筆!
張一名正在琢磨接下來該拜訪哪家的時候,手機突然亮了起來。
陌生的號碼!
“你好,我是張一名,請問您是?”
“吳總您好,我們是想和您談一下融資的事!”
電話那頭的徐文艷淡然的開口道,如今字節跳動在東風集團面前就是個小公司,滿打滿算,市值才三四億美元,自然得不到徐文艷的重視。
但是大牛在哪里都是大牛,張一名可不是普通人!
ps:新人求催更、書架、有時間的老板來個用愛發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