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投資人忍不住開口說著這個問題,他們大多數人其實也都是馬紜拉著進了滴滴這個項目的,每天的燒錢報表一出來,血壓都有點高。
“調和?”
“我覺得可以!現在這樣的燒錢行為太過夸張了,每天近乎一個億在往里面投入,這樣的燒錢速度一年哪怕準備個500億都不夠!”
別說五百億了,真要繼續燒下去,兩家公司的現金流肯定要受到影響,而他們這些風投公司肯定也要跟著倒霉,別說到時候本金能不能收回來,就說虧個一點,恐怕也不現實。
想要草草了事恐怕很難!
“這個問題大家探討一下吧,既然有人提出來,那就看是否有這個可能性,即便是調和停了燒錢和補貼的行為,那么我們接下來要如何占領市場?”
馬紜環視一周,他對于調停其實是有意動的,畢竟滴滴的賬面現金流其實并不理想,很多司機拿到補貼第一時間技術提現,因此你指望他們把錢放在滴滴的賬戶里,那是沒可能的。
所以這一部分錢是無法動用的,或者說能夠動用的資金是有限的,你至少要保障滴滴司機提現不會出現擠兌的情況,但凡到賬不及時,那么好了,消息一出集體來擠兌。
這就和古代的銀莊是一樣的,如果出現小面積積擠兌還要排隊等候的話,那就有的玩了,第二天絕對門前一堆人要立馬將銀票兌換成銀子扛回家。
所以這種情況下,就要對資金管控做出充分的安排,不然就會出事。
所以隨著阿里收購滴滴的這段時間以來,很多資金都是阿里出資的,因此阿里也有苦難言,現在的情況就是你縮頭一刀,伸頭也是一刀。
如果長此以往下去,恐怕阿里也要受到反噬。
與會的人紛紛開始了討論,有的人表示可以和平發展,畢竟沒有什么事情是談不了的,但是眾人在商討的時候,有人直接說了那么一句話:“我們怕不是忘了還有東風快車這個平臺了?”
一句話瞬間把在場的眾人給干沉默了,確實,這個互聯網上還有東風集團這個“惡心”人的家伙存在,如果不是東風集團提出送手機這個操蛋的操作,他們也不至于現在冷靜了下來。
也就是陳斌一盆水直接給他們兩家,快的和滴滴降溫了!
現在來討論接下來的發展就讓幾家都頭疼不已!
“不如這樣,我們找東風集團的陳總來調和,他和我們阿里的業務也有不少,其次也是微信的股東,至少在騰訊那還是能說的上話,馬老師,您覺得意下如何?”
眾多投資人最終達成了這個想法,齊齊的看向馬紜,畢竟最終的拍板還是需要他來決定。
馬紜全程聽著眾人的討論,也是知道他們的想法,思索了片刻說道:“那就這樣決定吧,陳總那邊我來聯系他吧!”
確定完最終想法,其實很多人還沒搞清楚未來要怎么走,到底是合并亦或者說是繼續爭搶市場,這是讓人難以評估的,想要放棄這塊肉,他們是肯定不愿意的。
而騰訊那邊其實討論下來也是如此,已經沒有了目的和方向,現在也只能看陳斌有什么好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