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瞥到身旁的宋元,她頓時有了靈感,“背簍被小弟玩到水坑里去了,裝草很重,所以我就先把它放在地里曬一曬,等下午把松毛背回來后,再去背草回來。”
李氏面色一沉,罵道:“你不曉得背回來曬嗎?一個空背簍就重死你了?今天要是把背簍丟了,你就知道竹筍炒肉是什么滋味兒!”
大丫縮著脖子,小跑出家門,離開很遠才停住,對宋元道:“你假裝口渴回去喝水,趁奶奶不注意去把柜子里那個藏青色布袋拿來。”
經李氏這一遭,大丫意識到她們的計劃還是有遺漏,曬干的抓地虎要如何悄悄拿回家,又該藏在何處?
還有后續如何避開人去縣里賣的事,都需要解決。
下午的曬藥很順利,每天的重復刮松毛枯燥無味,女孩們對大丫三人選定邊緣區域毫不起疑,完全沒有發現松林外曬著的‘野草’。
大丫三人懸著的心稍微落地,磨磨蹭蹭直到大多數女孩都離開,她們才敢去收抓地虎。
秋日陽光很毒,一天的曝曬,抓地虎已變得酥脆,與那日藥童拿出來的很像,滿背簍的抓地虎,曬干后一個布袋就裝下了。
快到村口時,大丫驀然聽見楊氏的聲音。
她扒開樹枝望過去,只見村口的泡桐樹下,一堆婦人在歇腳,楊氏、來娣娘赫然就在其中。
來娣也看清了那邊的情形,頓時有些擔憂:“現在怎么辦?躲起來?”
大丫亦有些惴惴,只是來娣小香都慌里慌張的,她只得強裝鎮定。
回頭望了眼遠處正向這邊走來的村民,她壓低聲音:“這會兒回村的人多,我們早被人看見了,鬼鬼祟祟躲起來,不是在告訴別人我們有貓膩么?
別怕,我們每天都背松毛回去,沒有人會翻我們背簍的。”
說著,她當先邁步,第一個走向村口。
來娣深吸口氣,跟著她走向村子。
小香膽小,不停安慰自己這不是趕集回來,沒有人會翻她們背簍的。
做好心理建設,她咬咬牙,也跟上了。
拐過彎道,老村長第一個看見她們,笑瞇瞇道:“大丫幾個也回來了。”
大丫禮貌地叫了聲村長,算是打過招呼,照例走向泡桐樹下,墊腳將背簍放在有斷口的石臺上。
村長望了眼大丫壘得高高的松毛,對楊氏道:“你家侄女能干的很,前兩天勝利村路過的貨郎都夸她,還是你們兩口子會教娃。”
楊氏眼底閃過笑意,嘴上卻訴起苦來:“三個娃不好帶得很,宋天那個短命娃兒,三天兩頭闖禍,打也打了,罵也罵了,屢教不改!”
大丫微不可察地嘆了口氣:又來了。
她的嘆息剛落,就聽楊氏道:“大丫是聽話,但我們做嬸娘的,畢竟不是親娘,說不得、打不得,從小到大,我就沒動過她一棒子。
就這樣,前兩天,她奶奶還懷疑我要賣了她。”
“這就是李老太婆的不對,全村上下,誰不知道你對大丫跟親生的沒什么兩樣,教得又好,十里八村提起大丫,就沒不豎大指姆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