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這只是她們摘一次賺到的,如果以后每天都摘,一年就是365個銅板!
不對,如果一天能多些時間、多摘點,不止365文,400文,500文,甚至一兩銀子都可能!
見她不僅沒有失望,還一雙眼睛晶亮,迸射出無限希望,藥童不由感慨,窮人家的孩子不容易。
一文錢,都不夠城里許多小孩每日的零花。
嘆了口氣,他將三個銅板交給女孩,又從旁邊的藥簍里取出一株藥:“這是車前草,近日我們醫館缺貨,收購價可以比平日高些。”
大丫眼眸一亮,忙接過來細細辨認,又照例追問生長環境等各類細節,并努力回想自己曾經見過的‘野草’里,有沒有這樣的。
認完車前草,再三道謝后,大丫帶著宋元離開,剛走出不遠,宋元就急切嚷嚷:“姐姐,糖糖糖!我們去買糖!”
大丫按捺住激動,“先去找你爹,已經耽誤很久,時間長了回頭奶奶問起會懷疑的。”
“好吧。”宋元噘著嘴,不情不愿地答應。
富人家住的地方,環境清幽,沒有那么多行人,大丫姐弟很快在錢老爺的后廚門口找到自家牛車。
牛車旁邊,宋二叔一腳踩在長條板凳上,彎著腰正埋頭剖黃鱔。
他動作嫻熟,用木楔子將黃鱔的頭往板凳上輕輕一釘,再用竹片于黃鱔腹部一劃拉,扯出內臟,一條黃鱔就剖好了。
與此同時,他還與錢家負責后廚的管事,有一搭沒一搭說著閑話。
那管事大丫認得,據說他與宋二叔年少時同在一家鐵匠鋪當學徒,兩人都吃不了打鐵的苦,宋二叔回家學抓黃鱔,管事家貧,賣身錢府,從低等仆役慢慢成為后廚管事。
宋二叔能將黃鱔賣給那些富人家,就是他搭的線,
大丫走上前,先跟中等身材、頭發稀疏的管事問好,再對宋二叔道:“二叔,我們蛋已經賣完了,奶奶問你這邊什么時候完。”
宋二叔直起身,揉揉有些酸脹的腰,“還有一陣兒,你們到城門附近等我。”
大丫應了,再一次禮貌道別管事。
走出錢府范圍,他倆一路飛奔至熱鬧街市,大丫正回想去糖果鋪子的路,宋元被路邊的包子吸引。
拽著她的衣袖:“姐姐,我們吃包子吧。”
大丫順著他的目光望過去,熱氣騰騰的蒸籠里,白胖胖的包子有序擺放,頂部有紅黃色油漬滲出,風一吹,濃烈的肉香飄進鼻孔,她不由自主咽了下口水。
“好。”
她走到蒸籠前,“大娘,包子怎么賣?”
賣包子的大娘臉若銀盤,跟她賣的包子一樣白胖,人也和氣。
“菜包、糖包一文兩個,肉包一文一個。”
大丫望著蒸籠,所有的包子都是頂部有黃色油漬,看不出區別,她只好詢問:“哪個是肉包?哪個是菜包?哪個又是糖包?”
“這是肉包。”
說著,大娘拿起最上面一層,露出一籠頂部有點綠菜的大包子,“這是菜包。”
又拿起上面兩層,露出頂部帶褐色糖液的包子,“這是糖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