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婦人不同意李氏的觀點,礙于她的年齡,只得委婉道:“理是這個理,但小孩子哪會考慮這些,他們就是喜歡那些稀奇玩意兒。”
說著,她拿起布料走到門邊,吃糖畫的小女孩跳起來,牽著她的手離開了。
李氏驚訝,不由問徐掌柜:“這是哪家的媳婦子?很舍得嘛!”
“城東張記米行的老板娘,就這一個獨女,寵溺得很。”
李氏恍然大悟:“難怪這么舍得。”
感嘆一句,她不再關注,說起正事:“今年我們全家都要裁套新衣,我要裁套保暖的棉襖,我這孫女年齡大了,要裁套顏色鮮艷的,其他人沒什么要求。”
徐掌柜點點頭:“棉花買了沒?我們店里也有棉花。”
“棉花也要,家里有點舊棉花,我說就用那些,我兒子不同意,非說新棉花保暖。”李氏極力擺出無奈的神情,嘴角卻止不住上翹。
生意人精得很,徐掌柜當下就恭維起來:“宋兄弟孝順。”
“他有那份心,我就心滿意足了,舊棉花也一樣。”
“兒子孝順老娘天經地義,您老享清福就好!你這福氣,好多老太婆羨慕都羨慕不來。”
這時,門口的宋天宋元開始不停念叨:“糖畫糖畫,我要糖畫,我要糖畫……”
正沉浸幸福之中的李氏不由面色一黑,轉頭喝道:“嘟囔什么呢?”
宋天理直氣壯:“我們沒有哭。”
爭辯一句,他繼續和宋元一塊念叨起來,“糖畫糖畫,我要糖畫……”
李氏氣得額角直跳,這兩個小混蛋,就不能給她爭一口面子。
楊氏又是心疼又覺丟臉,丟臉自然是因兩個兒子不懂事,為口吃的撒潑打滾;
心疼的則是3文錢的零嘴,兩個孩子撒潑打滾也討要不到,過得還不如剛才那個小丫頭片子。
愧怒之下,她一個箭步跨出門,揚起巴掌、紅著眼眶威脅道:“嘴巴閉上!男子漢大丈夫,為一口吃的撒潑打滾像什么話!”
旁邊有婦人攔住她,勸道:“大妹子,使不得,孩子還小,哪知道什么男子漢的擔當。
一年也就遇上這么一次,就拿出幾文錢,當給他們買個開心。”
“是啊,幾文錢的事,省下一口肉也就買了。兩個孩子不是說分吃一個么,3文錢而已。他們也是懂事,知道家里是什么條件,沒有犯渾非要一人一個。”
大丫站在那里,像個局外人,所有人似乎都遺忘了她,默認宋家的小孩只有宋天宋元。
她沒有去爭取,因為不可能成功。今日換做她撒潑打滾要吃的,所有人都會指責她不懂事,不會有人為她說話。
剛顯擺了自己兒子的孝心,李氏不想讓人覺得自己對孫子吝嗇,當即訴起苦來:“不是不給他們買零嘴,剛買了包子,吃飽還沒走出一里路,又饞起糖畫來,再大的家業也遭不住!”
徐掌柜半是安慰半是恭維:“老太婆少操點心,你兒子那么能干,別說一個糖畫,就是把整個攤子買下來也不是問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