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吃完飯就去村長家烤火嘮嗑,來娣、小香她們也去了各自的外婆家拜年,大丫一時頗感無聊。
她也有外家,外婆還健在,還有兩個舅舅,但李氏不讓她與外家聯系。
據說,當初她娘難產死后,李氏想讓她大舅母喂養她,那會兒她二表哥正好一歲斷奶,但她外婆不愿意,還諷刺道:我竹子都沒靠住還靠筍子。
至此,李氏記恨王家,不準大丫與她爹再與她外家聯系。
大丫沒見過外家的親人,對他們也沒有感情,只是在這種形單影只的時候,略微有點遺憾。
如果她爹娘還在,如果她與外家有來往,這個時候也與其他人一樣該多好。
她在村里漫無目的的逛著,觀察著挺過嚴寒的草木,想看看有沒有遺漏的草藥。
晌午時分,一輛馬車從村口駛來。
大丫心下奇怪,馬車非常貴,村里人可買不起,不會又是官府來人了吧?
又或者,誰家親戚來了?
疑惑間,不少人聽到動靜出來,看到馬車俱是一愣。
“誒,這不是老張嗎?”有人認出了車夫,吃驚不已。
大丫看向說話的人,小花的爹王德發,只見他驚訝一陣,目光轉向馬車,錯愕問道:“車里是何老爺?”
王德發之后,又有人認出了車夫,揚聲道:“是梧桐村何老爺的車夫老張。”
大丫這才明白來人是誰,梧桐村的何老爺在附近十里八村都是有名的富戶,他家是做生意的,在清水縣也有宅子。
何家家底殷實,穿綾羅綢緞,家中還買了仆人,跟村民完全不在同一個層次。
有傳言說,何家逝去的老太爺是順慶府一個大家族的公子,他的母親身體不好,到梧桐村靜養,何老太爺孝順,也跟著住到梧桐村侍奉母親。
當然,這些大丫都是從大人們的閑話里知道的,不知道是真是假。
不過,往年何家從未到杏花村拜過年,沒聽說何家在杏花村還有親戚啊?
姓張的車夫點點頭,“正是我家老爺和夫人。”
回答一句,他微微抬頭,目光越過人群望向后面,“錢嫂子。”
大丫順著他的目光望過去,發現已到村長家門口,村長妻子錢氏和李氏等烤火的人都出來了,除錢氏外,其余人望向何家的馬車同樣驚訝。
錢氏指了指馬車,問道:“是你家老爺和夫人?”
“是。”
得到肯定回答,錢氏眉開眼笑,掃了眼人群,喊住在場唯一的孩子大丫,“大丫,快去你張嬸家,告訴他們何老爺夫婦來了,讓他們趕緊出來迎接。”
“張嬸一早就帶小香兄妹回娘家了。”
“不是那個張氏,是徐家的,徐玉芝的娘。”錢氏忙解釋。
不怪大丫弄錯,徐家在村里格外低調,除了借柴火時,其他時候大伙很少想起他家。
張氏母女更是像隱形人似的,一年三百六十天,幾乎天天都待在家中,外面的事情大都由徐大河夫婦幫忙處理。
大丫更加疑惑,徐家不是逃荒來的外來戶么,怎么跟何家有親戚關系?沒聽說過呀?
再多的疑惑,這個時候也不好多問,她應了聲,轉身就往徐家跑。
到了徐玉芝家,不僅徐玉芝母女在,徐大河一家也在,個個都穿著嶄新的衣裳,看見大丫,面上都有些許期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