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不是白教,但也有條件,得教會才有謝師禮。
李氏的臉色的好了很多,若能因此給家里增添些白糖、雞蛋等進項,也很不錯,反正宋英也不需要考學,只要不耽誤活計就行。
宋英早已經教會羅雁行與趙小香寫她們的名字,跟宋元‘學習’認字后,又開始教她們其他常用字,自然沒有不答應的。
她笑著應下,又扭頭去最邊上的陳氏道:“陳嬸,如果玉蘭姐想學,我也可以教她。”
沒等陳氏開口,梅花嬸就道:“知道你好心,但人家可不用你教。
玉蘭若是想學認字,找她堂姐就對了,又近又方便,時間還多。你們每日太陽下山才回家,哪有空教她呀。”
陳氏的笑容僵在臉上,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么好。
按理,梅花嬸話說到這份上,她應該順勢表示,玉蘭可以跟玉芝學;但之前她到底不死心,親自探過自家大嫂的口風,被一口拒絕。
但拒絕了宋英的提議,她女兒可能真沒機會學認字了,想到這里,陳氏就笑著道:“那敢情好,趕明兒嬸子去縣里,好好備份拜師禮給你送來。”
村民們一時錯愕,齊刷刷轉頭看向陳氏,爽利的梅花嬸第一個提出疑惑:“不是,你侄女可是正經跟她爹學過,玉蘭想學認字,找你侄女不比找宋英好呀?”
與徐家大房較近的二妮娘,帶著幾分打趣的口吻道:“是啊,聽你大嫂說,玉芝丫頭的學問考秀才都可以。”
自從徐玉芝定下何家的親事,張氏也不像以往那般,完全不出門,偶爾也會在周圍走走,一來二去,與住在附近的幾戶人家重新熟絡起來。
熟絡之后,閑聊中難免說起各家的孩子,張氏便時常炫耀女兒的能干,讓附近幾戶人家又羨慕又泛酸。
陳氏笑著解釋:“玉芝婚期定了,就在下個月,她要趕著繡嫁妝,哪能去打擾她。”
頓了下,又補充道:“富貴人家規矩多,不比我們農家便宜行事,不僅是婚服、床單被褥枕巾等嫁妝需要女孩親自繡,還得給婆家一人做套衣裳。”
“富貴人家確實麻煩,”梅花嬸嘖了聲,又道:“不過你侄女從婚事定下到出嫁,滿打滿算也足有五月,她不是一直在家里繡嫁妝么,再多的嫁妝應該也繡的差不多了吧。
宋英她們每日多忙啊,日日都是天快黑了才歸家,你家玉蘭又不需要撿柴,何必舍近求遠。”
陳氏勉強笑道:“玉蘭在家一個人也無聊,讓她跟著宋英她們一起,既能解悶,也能跟著學認字,一舉兩得。”
說到這,陳氏看向宋英,“你教一個人也是教,教一群人也是教,不會不收下玉蘭這個徒弟吧?”
宋英有些傻眼,她只是順嘴提了那么一句,畢竟當初若不是徐玉蘭與陳氏勸住張氏,現在她的名聲說不得已經全完了。
但她只是想著空閑時間教一教徐玉蘭,可沒想她加入她們的下午時間啊!
這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啊!
宋英后悔不已,但當著這么多村民們的面,教徐玉蘭認字又是她主動提起的,現在拒絕肯定引人懷疑,她只得笑著道:“我就會認幾個字,哪里有水平收徒弟,玉蘭姐想學,我當然愿意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