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招搖,等到宋二叔家時,全村大部分都知道宋英回來,不是在申府做短工,而是給大夫做藥童。
那大夫出手闊綽,很舍得給宋英花錢,宋英這孩子孝順得很,自己過得好,也沒忘了李氏。得了御廚做的糕點,就趕緊給李氏帶回來了。
于是,很多人都對宋英改觀,說她本質還是很乖的,上回是在氣頭上,話趕話說到了。這孩子又好面子,不肯當眾認錯。
況且,小孩子嘛,就圖個漂亮的衣裳與好吃的,以前的日子過得實在是太苦,才會不懂事地埋怨李氏偏心。
從地里干活回來的李氏,聽說宋英帶了御廚做的糕點回來孝敬她,還是很高興的,但對村民說,宋英本質是孝順的,上回只是氣頭上,吃了太多苦的話,就很不愛聽了。
這些話的意思,不還是在說他們老宋家苛待孫女么。
她黑著臉回家,遠遠就看見宋英穿著一身嶄新的綠裙子,站在門外跟隔壁的周氏說著話。
周氏的站立的位置正好對著道路,她首先發現了李氏,笑著道:“宋英,你奶奶回來了,快過去接一接。”
宋英扭頭,看見李氏背著滿滿一背簍小蓬草,肩上還扛著兩把鋤頭,后面并不見楊氏的身影。
很快她就想到,這個時間點,楊氏應該是去接宋元了。
以前她在家時,給鴨子割草是她的活,接宋元也是她的活,楊氏空出來,干活回來時,李氏連鋤頭都不用自己扛。
而這個點才回來,不用想,肯定是楊氏接送宋元耽誤了時間,李氏不得不多做一些。
她壓下心中的冷笑,快速跑了過去:“奶奶你怎么背這么多,壓壞了怎么辦?宋天也真是的,干什么去了,割個草還得您來,真是一點都不知道心疼您。”
宋二叔與楊氏是長輩,她一個小輩自然不好挑他們的錯,宋元在上學,那就只能逮著宋天說了。
宋英一邊說著,一邊伸手去接李氏手中的鋤頭,然后又去接李氏背上的背簍。
把背簍給了她,李氏拿過鋤頭,斜著眼睨了她一眼:“舍得回來了?你不是死活要留在申家為奴嗎?”
“奶奶,我背著草,重著呢,先回去放下了再說。”現在的宋英,可一點不想讓自己多受一點委屈。
李氏的臉色一下黑了,這個死女子說的都是什么話,好似她故意磨搓她似的。
隔壁院子里的周氏倒是沒有多想,她附和著勸道:“是啊,李嬸子,有什么話回去關上門好好說,都是一家人,說開了就好。”
李氏的臉色卻并沒有好轉,周氏大大咧咧沒有多想,不代表其他人不會,這事要是傳出去,落在有心人耳中,那就是她這個做奶奶的,故意磨搓孫女。
她狠狠瞪了眼宋英,:“你給我進來!”
話落,三兩步走到家門口,掏出鑰匙打開了門。
宋英無所謂地聳聳肩,跟著進去,直接走到鴨棚前把背簍放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