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怎么行,這一碼歸一碼……”
宋英與林文軒輪番上陣,總算勸住了感激的徐磊,把工錢與材料錢給了出去,然后又細細交代起注意事項。
等一切議定,已經到午時末了,宋英二人準備離開。
徐磊卻熱情邀請:“這會兒也餓了,不如一起去吃個便飯,兩位小大夫可不能再推辭了,這些年為著小兒,沒少麻煩馬大夫半夜三更出診。
想給你們免了銀針的工錢,你們又死活不肯,若連一頓便飯都不肯吃,那我們父子,以后可沒臉再去回春堂了。”
他話都說到這份上了,宋英與林文軒便不好再推辭,想著一頓飯也不是很貴,就同意了。
徐磊回屋,跟兒子徐威說了一聲,這才與宋英二人向著城內走去。
不多時,就路過一家面館,宋英提議道:“就吃碗面吧,熱乎乎的,吃完暖和。”
林文軒與徐磊都沒有異議,徐磊還對店家道:“王伯,多給我們加些臊子,回頭我多給些錢。”
“好嘞。”店家應下。
在等待面條煮好的這段時間,宋英不由問起打鐵的事來:“徐大叔,我剛看你家的鐵墩子上放著好大一個鐵塊,那是要打什么?”
“那是給天香樓打的鐵鍋,還是塊粗胚,還有得鍛打呢。”
宋英在申家是見過鐵鍋的,那么大那么厚的鐵塊,要打成又大又薄的鍋,得花費多少時間呀!
她感嘆鐵匠的神奇,旋爾想到他們要的銀針,不由問道:“我們的銀針應該不用那么大的鐵坯來打吧?”
“自然是不用,不過鐵塊是大是小,差別不是很大,關鍵是要做什么東西出來。有些東西,比如你們的銀針,需要千錘百煉,鍛打出更多的雜質,但有些東西,隨便打一打就好了。”
宋英此前從未接觸過鐵匠,對他說的東西有點不理解,徐磊卻是興致勃勃談起來。
“這打造銀針是個細致活,當年若不是一個大夫一點點教會我爹,我們家也沒有這個手藝。”
打造一套銀針的價錢,可比打其他東西貴多了,當年他家就是因為這個手藝,包攬了清水縣及附近村鎮所有大夫們的銀針,連順慶府的大夫,有些也會大老遠跑來找他家打。
慢慢的闖出些名氣,家底也漸漸殷實起來,若不是因為要給兒子治病,現在他家的日子過得不知多紅火呢。
宋英看出他有點唏噓,趕緊追問道:“那個大夫還會打鐵?”
“那倒不是,他說銀針的粗細、尺寸、形狀等,我和我爹負責打,不合他的要求就重新打,他在我家住了小半月,一直到把所有銀針都打造出來,這才離開。
我爹當時就覺得,打銀針會賺錢,害怕忘記,還特地找他畫了一副圖紙,就跟你們的一模一樣。”
宋英敬佩得五體投地,能隨手就把銀針的圖紙畫出來,說明對銀針十分熟悉,應該是個在針灸方面很厲害的大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