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她想起王大娘的女兒今年及笄了,似乎是請了媒婆在相看人家。
難道跟這個有關系?
垂眸掃到自己身上的棉衣,這是去年新做的,李氏說,她漸漸大了,快到議親的年紀,要慢慢攢些好衣裳,省得嫁出去除了一身嫁衣,全是些破爛衣裳,讓人家看低宋家。
另外,有這些衣裳,以后出去相看也更容易些,至于為什么不等她及笄后再買,是擔心那個一次性買很多,家里的錢周轉不開。
王大娘還真可能是因為閨女及笄要相看,才咬咬牙買的頭繩。
她們真像一件件待價而沽的商品,收拾得好看些,才能賣出個好價錢。
很快,羅雁行就小跑著回來,原因不出她所料,確實是因為王大娘的閨女要相看,才買的那根頭繩。
宋英將那些悲哀壓回心底深處,道:“以后賣頭繩,再遇上嫌貴的客人,就問問她們是誰買的,如果是給及笄后的女孩們買,就委婉地勸說她們,女孩打扮得漂亮,才容易被相中。”
眾人又商量了一些其他細節,冬日天黑的早,下雪又不好走,羅雁行等人便告辭離去。
忙碌的日子總是過得很快,在看書、背書、抄書的循環中,日子很快就到了臘月二十一。
清水縣的習俗是,女方家的喜宴重點在前一天,而男方家的重點在后一天。
于是,二十一早上,宋英就向師父師叔告了假,帶著添妝的雪褂子、手鐲耳環,以及這幾個月,林文軒幫趙小翠截留下來的錢回了杏花村。
路過狀元坊時,她也沒忘去割一條豬肉帶回去。
還沒進村,她就聽到了熱鬧的笑語聲、喊話聲。
往常熱鬧的村長家院門緊閉,不說烤火的人們,連主人都不在。
宋英也不覺得奇怪,成親是大喜的日子,錢奶奶身體不好,不能去幫忙洗菜切肉,端盤添茶,但坐著陪客人們說說話是可以的。
她是村長的妻子,由她陪客人們說話,客人們也不會嫌主人家怠慢。
這會兒李氏楊氏應該也在趙家幫忙,按照以往的慣例,宋天肯定也湊去燒火幫忙,等開宴后也能上桌吃席。
今年她不在家,沒有人帶宋元,那么宋元可能也在,也就是說家里這會兒沒人。
宋英看了看自己手中的豬肉,干脆直接提著去趙家。
剛走到趙家對面的田埂上,就聽到宋天扯著嗓子喊:“子良哥,又來客了!快出來接客!”
旁邊還有其他男孩,都扯著嗓子喊趙子良出來迎接客人。
隨著走近,他們認出了她,均很驚訝:“怎么是你?”
“我怎么了?”宋英白了他們一眼,“我不算客人嗎?”
趙子良上前一步,攔住其他男孩,“算算算,快到家里坐。”
說著,還從宋天端著的托盤里,抓了一把瓜子給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