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宋英她們湊的300文添妝錢,已經算是巨款,而林文軒添的200文錢也是很大一筆。
這種情況下,帶些喜糖和菜肴給他,是必然的禮節。
想了想,宋英道:“我記得眉月她們家里有食盒,去借來用一用。”
“放心,梅花嬸已經跟錢奶奶說了,眉月一會兒就帶來。”
宋英放心了,隨便找了個由頭讓人提前裝好,等吃過席,接親隊伍走的時候,她與羅雁行提著食盒跟在后面,在現場的混亂里避開了李氏楊氏。
回到城里,已是申時末,天空暗沉沉的,快要黑了。
一拐進帽兒巷,巷口賣油餅的大娘就叫住了她,“小宋大夫,這是去哪兒呢?”
“村里一個朋友出嫁,我回去吃喜酒。”
“這可是大喜事呀!”
宋英從兜里掏出兩顆喜糖遞過去,“大娘,你也沾沾喜氣。”
張大娘樂呵呵地接過,“行!你的朋友是經常來醫館找你的那些吧,老婆子沾沾喜氣,爭取明年年底,就把我家那孫女嫁出去。”
宋英笑了笑:“張大娘,那我先走了。”
“誒,等等,你問過你那朋友了么?她考慮好沒?要不要去面館洗碗洗菜?”
宋英有點懵,那不過是婉拒的托詞,張大娘怎么還當真了?!
不應該啊,她都賣多少年的油餅了,來來往往接觸那么多人,怎么會不知道這些話術?
看見張大娘臉上閃過一絲尷尬,宋英總算明白過來,這是面館沒雇到人,張大娘故意裝作沒明白她那日的婉拒。
她擰眉思索起來,還有八天就過年了,過完年,天氣就暖和起來,洗菜洗碗就會變成一個真正輕松的活。
而賣頭繩這樁生意,從她們的分析來看,只有在過年期間可以嘗試。
思及此,她就道:“這不過年了么,她家里也忙得很,實在是走不開。下次見面,我再跟她說說。”
“那你可別忘了。”張大娘很是不放心地叮囑。
這讓宋英更覺奇怪,冬日不好雇工,這馬上就要開春了,應該不難雇人了。
怎么張大娘這話,聽著像是除了她這邊,再沒有人想去似的。
想了想,她問:“上次忘了問,這工錢是多少?怎么發?”
張大娘的神色明顯變得不自然,“等你那朋友去了就知道了。”
宋英剛有些心動的心一下就冷靜了,這神情,分明是工錢開得低了呀。
她堅持道:“大娘你還是現在就告訴我吧,出來做工就圖個賺錢,工錢都不知道多少,還怎么下決定。”
張大娘拗不過,只好道:“工錢月結,300文一月。”
宋英驚呆,村里的大人出去做短工,基本都是二三十一天,一個月300文,一天才10文錢,少的不止一半!
難怪沒人愿意去,這家面館的掌柜也太摳門了吧!
她忍住翻白眼的沖動,直接拒絕:“大娘,這工錢也太低了,我那朋友怕是不會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