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撿根樹枝,在地上寫正字,一個正字五筆,便代表五文,賣出1文你寫一筆,明白了嗎?”
“明白!”宋元高興地應著,蹭蹭跑向不遠處的黃果樹。
婦人一愣,“姑娘你還識字呀?”
宋英笑著點頭,又道:“姐姐,我還是想梳垂鬟分肖髻。”
婦人點頭,“你這個年紀,正適合這個發髻。”
“對了,我叫宋英,還未請教姐姐姓名。”
“我夫家姓孫。”
“那你本來姓什么?”宋英追問。
婦人怔了下,沒想到她會這么問,已經成婚的婦人在外,都只報夫家的姓。
雖然機靈,到底是害死小孩子,有事情還不懂。
思及此,婦人笑著道:“我娘家姓鄭。”
“那我們叫你鄭姐姐吧。”
羅雁行沒有多想,張口就道:“鄭姐姐,我叫羅雁行。”
二妮等人卻有點奇怪,成婚的婦人在外只報夫家的姓,宋英不是不知道,為何要稱呼人家鄭姐姐。
雖然很疑惑,但這一年多以來,她們均對宋英十分佩服,不知不覺間已經習慣為她馬首是瞻,于是自己給合理化了,這也許是城里的規矩,便跟著喚鄭姐姐,又介紹自己的名字。
聽著女孩們一口一個鄭姐姐,鄭娘子有點恍惚,她娘家離得遠,嫁人后只回去過一次。
這幾年,一直被人稱作孫娘子,她都要忘了她是姓鄭的。
這次梳頭的主要目的是賣貨,鄭娘子在宋英頭上多次用到頭繩,最主要的發尾自不用說,前面垂下的兩小撮,也用玉色頭繩系著,去年發間點綴的梅花,這次也換成頭繩系出的蝴蝶結。
宋英的頭梳好,女孩們都發出了贊嘆,連宋元都說與去年那次的感覺完全不一樣。
鄭娘子暗暗可惜,這幾個姑娘年齡都太小了,她們適合的發型更突顯頭繩,只有兩個大點的,可以突顯發簪。
但再怎么突顯,木頭簪子也只能帶一支。
宋英剛站起身,就有女孩被羅雁行她們的贊嘆聲吸引,圍了過來。
看著宋英的發髻,有人連忙詢問:“這位妹妹,你頭上的發繩是在這里買的?”
“是呀!”宋英指了指其中一根,“喏,就是這種。”
女孩看了看,確實一模一樣,便問:“老板,你這發繩怎么賣?”
鄭娘子不太清楚每種頭繩的價錢,羅雁行就假裝熱情地搶答:“3文一根。”
“3文!”女孩驚呼,“太貴了吧。”
“也不貴吧,老板說了,這頭繩材質好,用的是什么妝花緞,幾兩銀子一匹布呢。”
那個女孩看她像看傻子,“這位妹妹你年紀小,不要被她騙了,她說多少就多少呀,她說一匹布一百兩,你也信呀?”
“呃……這個……”羅雁行有點尷尬,鄭娘子幫她們賣頭繩,她們還害得她挨罵。
但現在這個情形,她得假扮客人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