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把他抬去醫館!”有人一邊大喊一邊抓住被踩者的腿,準備抬起來。
“別!先別動!”宋英趕緊阻止,“先別動他,我去叫師叔來!”
“這個時候叫什么師叔喲,得叫大夫!”
“那是回春堂的小宋大夫,她師叔就是大夫……”
宋英一路狂奔,剛跑出鴻興街,就看見挎著藥箱,從帽兒巷向這邊狂奔的林文軒,后方,還有跑得上氣不接下氣的馬大夫。
“師叔!快!有人還活著!”宋英大喊著跑過去,拉著馬大夫的一只胳膊往前沖。
在杏花村的孩子里,宋英算跑得慢的,但馬大夫四十來歲的人,平時幾乎都在醫館內坐診,宋英的速度對他來說還是太快了。
他只覺一身骨頭都跑散架了。
終于,就在他覺得快要一口氣上不來之時,終于到了。
他快速深吸了幾口氣,不等喘勻氣就趕緊查看起被踩之人的情況。
摸了一陣,馬大夫凝重地取出銀針,“體內有、多處出、血,我先用銀、針暫時封、住。”
說完他意識到自己現在氣喘吁吁的,下手可能不穩,便道:“宋英,你來、施針。”
宋英二話不說就接過銀針,等著馬大夫說穴位。
清水縣民眾少有斗毆打架的,宋英學醫以來,還沒接觸過外傷,唯一遇到的便是被蓮姨娘刺傷的申狀元,然而那時申府想把消息壓下來,沒讓她去給她師父打下手。
“孔最、尺澤、魚際。”馬大夫深吸口氣,簡潔下完第一個指令,才繼續喘息。
宋英掀開病人的衣袖,他的手臂上布滿了擦傷淤青,很快,她就找到了尺澤穴,銀針以垂直手臂的角度刺進去約莫四五寸深,而后飛速拿起另一根銀針,扎入孔最穴,接下來是手上的魚際穴。
扎完一只手,又去到另一邊,扎右手上的尺澤、孔最、魚際三個穴位。
這只手上同樣有很多擦傷淤青,可想而知有多少人曾從他身上踩過去。
馬大夫又道:“大陵、太淵、三陰交。”
宋英:“……”
同樣是手上的穴位,為什么不一次性說完?
吐糟歸吐糟,她手上動作不停,很快就把大陵、太淵兩個穴位扎了,然后干脆先把這邊腿上的三陰交穴位扎了,才重新換到左邊。
在扎左腿的三陰交穴位時,她瞥到膝窩處有一小塊淤青。
宋英有點奇怪,這人是仰躺著倒地的,下面應該是與地面接觸的擦傷才對,怎么會有淤青呢?
但轉念,她又釋然了,也許那處皮膚接觸的地面正好是平整的,皮膚沒有被擦破,只是重力壓下,導致皮膚內里滲血出現淤青。
很快,所有的穴位扎完,馬大夫的呼吸也平復了,道:“大伙幫幫忙,找塊板子來把他抬去我們醫館,現在只是暫時把血止住了。”
街坊們都熱心的很,有人當即道:“我家有,我去拿!”
“我跟你一起去!”
很快,木板拿了過來,眾人齊心協力,在馬大夫的指揮下,把人抬到了板子上,然后抬起板子往醫館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