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的臉色更加不好看了,也不拉著宋大姑的手:“行了,我知道了,你還教育起你娘來。”
“瞧您說的,我哪敢教育您人。”宋大姑訕訕回了句,“我們就先走了,你們別送了,都回去吧。”
宋英瞅著時間不早了,便道:“大姑,我跟你們一起走吧,我要回醫館。”
聞言,李氏本來就不好看的神色更加難看了,當即憋不住罵道:“你們宋家的女子,都這個德性,一個個的都是甩手掌柜,吃完飯就走,老子家里是飯館嗎?”
宋英不慣著,也不管是不是在家里,直白道:“大過年的,家里能有多少活,你們這么多人還做不完?非要把我留下干活?
我再說一遍,你已經把我分出去了,我現在算客人!”
李氏氣了個仰倒:“好好好,你是客人!大后天去你大姑家,你單獨送份禮!”
“說的我往年不是單獨送一份禮是的。”每年去大姑家拜年,李氏都會拿兩份錢給宋二叔,買兩份禮,大房送的那份,快到大姑家時,便由宋英拎著,親手交給宋大姑。
這時,恰巧梅花嬸一家也正送親戚離開,聽到宋英這話,他們都有些怔住。
梅花嬸為人心直口快,又念著宋英給趙小翠的豐厚添妝,當下就道:“我說李嬸子,你老還在,當初兩個兒子也沒分家,拜年送一份禮就是了,怎么還送兩份?”
李氏沉下臉,宋大姑也變了臉色。
“是啊李嬸子,”梅花嬸的大兒媳徐氏也道,“福平叔留下的錢是固定的,用一分就少一分,宋英眼看一年比一年大了,需要用錢的地方越來越多,往后出嫁若是錢不夠,難不成還讓你的兒子女兒們湊一湊不成?”
李氏本就被宋英氣了個半死,聽到梅花嬸與徐氏這些挖苦的話,頓時又羞又怒。
“你們兩婆媳真是和尚訓道士,閑事管得寬,老子屋里的事情,輪得到你們說三道四?”
梅花嬸本是好心提醒,沒想到換來李氏這樣的回答,頓時也惱了:“李嬸子你偏心要有個度,你大兒子就剩這么一個獨苗苗,你還要變著法的把她的錢往你大女兒屋里弄。
沒分家過年送兩份禮,虧你想得出來,你出去吃席的時候,怎么不讓兩份禮?”
“董梅花!大過年的,你是想跟老子吵一架嗎?自己家里的事情都沒搞清楚,還敢來指責老子,老子當了一輩子的家,用得著你來教……”
眼看李氏要跟人吵起來,宋二叔宋大姑等人連忙兩邊勸,宋英卻是深思起來,以前李氏與宋二叔這么教她,她也覺得過年空著手去別人家失禮,便沒覺得有什么問題。
況且,她不能讓二叔二嬸養著她,過年走親戚還得幫著她送禮。
現在經梅花嬸提醒,她才想起,她爹還在的時候,他們家是沒有分家的,直到現在也沒有分家。
家里的錢都是奶奶李氏管著的,無論是她爹的賠償金,還是二叔賣黃鱔賺的錢,家里賣鴨蛋賺的錢,以及之前的其他進項,人情往來,家里的日常開支。
既然沒有分家,為什么去大姑家要送兩份禮?以前爹還在時候,好像并沒有送兩份禮。
她的目光落在宋大姑身上,又落在宋二姑身上,以前她覺得李氏是只希望女兒在家住一夜,所以大姑一夜不住,她抱怨,二姑想多住幾日,她不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