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點點流逝,宋英與林文軒你一道我一道,贏走了一盞又一盞燈籠,伙伴們手上都拿滿了,只好將一些放在地上。
店員已經麻木了,在心里默默安慰自己,不管怎么樣,今晚他們店里的人氣是夠了,直追金滿樓那些大店鋪。
他們店就掛了一些些燈籠,便能有這人氣,也算是值了。
就在這時,人群里突然有人高聲道:“這些燈謎都太簡單了,兩位小大夫這么比下去也不是個事,我這里也有一個草藥類燈謎,不若你們來猜一猜我這盞燈籠的燈謎。”
宋英等人望過去,說這話的是一個頭戴瓜皮帽,身穿錦袍,大腹便便的富家翁。
他的手上提著一盞無比華麗的燈籠,那燈籠有三層,形狀是一個縮小版的亭臺樓閣,最下面是大紅色的底座,上繪彩畫;
中間是亭子,四面的白紗上繪著栩栩如生的人物,最上面是樓閣,大大的窗戶糊著金箔。
整體既華麗,又典雅,好看極了。
在那人附近的人們自動讓開條路,讓他走到宋英等人面前。
“誒,這不是錦衣坊的張老板么,又提著他那盞燈出來了。”有人認出了他。
“這位大哥,什么叫做‘又’?難道這位張老板的燈不是今年新做的?”
“嗨,你們有所不知,這位張老板是錦衣閣的東家,他手上的花燈可不是我們當地的匠人制作的,是好幾年前他從蘇杭那邊帶回來的。”
“蘇杭!”人群驚呼,“大老遠帶一個燈籠回來?怎么想的?”
“人家有錢人的想法與我們自是不同,這燈籠實在好看,又獨一無二,很多人都找他買,張老板卻是不賣,說要放在燈會上讓人猜,猜對了燈謎就拿走。
可惜,好幾年了,一直沒有人能猜對他的燈謎。”
聽了這人的話,人們都是好奇起來,什么樣的燈謎,幾年都不被人猜出來。
聽著人們的議論,張老板越發得意,笑瞇瞇看著宋英與林文軒,“怎么樣,兩位小大夫要不要試一試,一舉定輸贏?”
宋英將視線從那燈籠上收回,點頭道:“可以試一下。”
林文軒也同意了,試一試而已,即便是猜不出來也沒什么,畢竟張老板這燈謎,好幾年都沒有人能猜出來。
張老板笑容愈盛,將一張紙條遞給他。
林文軒接過打開,發現自己拿反了,立刻把紙條翻過來,上面仍是一片空白,一個字也沒有,他抬頭道:“張老板,拿錯了,這是張白紙。”
張老板含笑搖頭:“沒有拿錯,這就是謎面。”
“什么?”林文軒驚呆,“可上面什么都沒寫呀!”
不僅是他,人群也是一片嘩然,什么都不寫,這讓人怎么猜。
張老板提著燈籠老神在在,笑而不語。
林文軒將那張紙條翻來覆去看了好幾遍,形狀與其他寫燈謎的紙條一樣,材質也是很普通的玉扣紙。
他猜測道:“玉竹?”
張老板笑瞇瞇搖頭:“不對。”
林文軒便又冥思苦想起來,好半晌,又遲疑著道:“玉竹蠶研方?”
“不對。”
宋英本來也是從紙的材質與形狀去想,頭一個想到的也是玉竹,但覺得有點牽強,然后見林文軒往方劑上想了。
她覺得這個方向肯定不對,與之前雁行往藥性上想一樣,太刁鉆了。
謎底應該是很直白的,只是他們的方向沒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