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英決定只要手上的這一盞便好,于是拿起地上的一盞燈籠走向一個眼巴巴瞅著燈籠,卻被她家大人拖走的小女孩,“小妹妹,這個燈籠送你。”
“送給我?”小女孩很是驚喜。
“對,送你的。”宋英笑瞇瞇把燈籠遞過去,“逛燈會要有燈籠才更好玩。”
小女孩很開心很想要,卻沒有接,而是仰頭看她娘,祈求道:“娘,白送的,不要錢。”
小女孩的娘剛才是看過宋英與林文軒比試猜燈謎的,認得她,知道她不是壞人。
她點點頭,示意自家女兒接過燈籠,而后十分感激道:“多謝小大夫,小大夫不僅聰明好看,心地還那么善良,跟觀世音菩薩座下的童子似的。”
宋英被她夸得臉紅:“嬸子可不能這么夸,一個燈籠而已,不敢當不敢當。”
“哎喲,嬸子說的都是心里話,一個燈籠雖不值什么,也能看出小大夫是個善良的人,妞妞,快謝謝小大夫。”
小女孩歡喜地提著燈籠,這摸摸那摸摸,聽到她娘的話,對著宋英甜甜一笑:“謝謝姐姐,我娘說得對,姐姐是觀音菩薩座下的童子轉世。”
宋英:……
果真是家學淵源么,這小女孩跟她娘的嘴一樣甜。
這邊的動靜周圍不少人都看見了,很多帶著小孩的便不再離開,默默等著宋英他們送燈籠,還有膽大,直接上來詢問,“我也想要燈籠,這位妹妹,能送給我一個嗎?”
說話的是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女,穿著半新不舊的棉衣,雖沒有補丁,下擺處卻有一圈顏色十分突兀的黑邊。
顯然是破損后另縫的,只是縫的人別出心裁,弄得很像花邊,可惜顏色沒配好,當然也可能是沒有別的顏色給她選。
“當然可以。”宋英笑瞇瞇,見羅雁行他們都挑好了自己喜歡的燈籠,便對女孩道:“你挑一個自己喜歡的吧。”
“謝謝。”女孩羞澀地道謝,沒敢多挑選,飛快選了一個合眼緣的,再次道謝后離開。
宋英又拿起燈籠送給其他沒有燈籠的孩子,突然,只聽旁邊的袁珊冷笑了一聲,“哼,你們不是不跟我玩嘛,這會兒來要什么燈籠!”
宋英望過去,發現她在跟兩個女孩說話,那兩女孩她不認識,只是覺得有一點面熟,聽袁珊這話,應該是她們梧桐村的女孩。
聽了袁珊的話,兩個女孩的臉都漲得通紅,其中一個女孩不服氣道:“這燈籠又不是你贏的。”
“不是我贏的怎么了,我跟宋英關系好,就不給你們!”
另一個女孩比較好面子,當下就犟嘴道:“不給就不給,誰稀罕了!”
說著,就要拉著同伴離開。
她的同伴舍不得,拖著不肯走,“小菊,可是我很想要燈籠。”
名叫小菊的女孩直接甩開她的手,轉身就走:“你沒聽見人家說不給嗎,不蒸饅頭爭口氣,我們走,一個燈籠而已,沒有就沒有!”
話雖說得硬氣,她的聲音卻帶著點哽咽,竟是被氣哭了。
察覺到她哭了,另一個女孩也哭了,“小菊你別哭,我不要燈籠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