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深思,宋英猜出如果是個人研究出來的、針對某些病癥有特效的方子,怕是不止字跡潦草,而是連方子都不會給病人。
今日的病人尤其的多,接下來的一天,宋英都在旁邊默寫方子,馬大夫看過后有些不改直接用,有些則會針對性地增減某些藥的量。
默寫了一天的方子,好幾個還是重復的,距離成為真正的大夫還十分遙遠,宋英很是沮喪,回去的時候就蔫頭耷腦的,像顆被曬蔫的小白菜。
林大夫一邊從食盒里取出飯菜,一邊詢問:“今兒給人開方了嗎?”
宋英點頭,旋即失落道:“但是我感覺跟之前的考核沒什么區別,我還是在默寫方子。”
“今兒開了什么方子,你師叔改了哪些?”
“都還蠻多的,第一個病患是一位得了肺胃虛寒之癥的小男孩,開的小青龍湯,師叔說他年紀小,把細辛改成了1兩。”
林大夫就道:“你這不是多了一點經驗,比之前考核時的單純默寫藥方,還是不同的。”
宋英瞠目結舌,這就算是她積累的經驗?每一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那她得積累經驗到什么時候,才能真正成為會開方的大夫?
她皺著眉:“可是并不是年紀越小,藥的分量就少些,還有一位青年,也同樣是肺胃虛寒之癥,但師叔讓開以款冬花、紫菀為主的肺寒湯。
這兩幅湯藥很多味藥都是一樣的,小青龍湯不同的只有一味芍藥,而肺寒湯不同的則是款冬花、紫菀以及杏仁三位藥。
那青年分明比小男孩大很多,但是肺寒湯除細辛1兩外,其余都是2兩,而小青龍除細辛外,其余都是3兩,藥的分量明顯更足,藥效也更猛。
對了,肺寒湯煎藥的時候還需要另加5片生姜,2枚去核的大棗。”
林大夫耐心給她講解:“年齡上,青年確實比男孩大,但同樣是肺胃虛寒,程度不一樣用藥就不一樣,而且每個人的體質也不一樣。
那小男孩的病癥,聽你描述是很嚴重的,又拖了好幾日,這個時候當用藥就需重些,快速拔出體內的寒氣。
而那青年用肺寒湯,有兩種可能,一是病的程度較輕,用肺寒湯就可以治好,二是他身體很虛,用藥不能太重,故而用肺寒湯。”
宋英恍然大悟:“我看那青年生龍活虎的,不像是體虛,應該是前一種,他的病不嚴重。而且他是昨日才出現癥狀的。”
林大夫點了下頭,又道:“我再問你,生姜與干姜有何不同?”
宋英不假思索:“干姜性熱,主要功效是溫中散寒,回陽通脈,溫肺化飲,治療內寒;而生姜藥性溫和,主要功效是溫中止嘔,化痰止咳,散表解寒,治療外寒。”
“記得很熟稔。”林大夫先是贊了她一句,而后又道:“這些藥材醫理,記住是一回事,會用又是另一回事。”
ps:作者非醫學相關人士,所有中醫相關的東西,都是根據百度百科瞎編的,看看就好,不要相信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