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浮不沉,正常脈。”
宋英也反應過來,覺得自己的這個問題問的有點蠢,師父身體康健,她的脈自然是正常脈。
她不好意思地笑笑,又道:“我摸摸另一只手。”
林大夫便伸出另一只手給她摸,并道:“明兒去了醫館,也試著給病人摸一摸,看看各種病人們的脈。”
宋英應下。
林大夫便繼續教:“第二步,辨虛實,搏動力弱,中取無力,重按有空虛感,是虛脈,說明氣血不足,精血虧損。
三脈舉按都應指有力,指下充盈,是實脈,說明有實癥、實熱或實寒。”
隨著她的教學,宋英一一去感受她的脈象。
“第三步,辨長短。握緊拳頭,看看這脈,首尾端直,超過寸、關、尺三部,是長脈,見于正常人或陽癥、熱癥、實癥。首尾俱短,不及寸、關、尺三部,是短脈,見于氣郁、氣虛或中氣不足……第四步,算疾緩……第五步,辨脈型……”
教學的時間總是過得很快,苦于小院只有師徒二人,宋英只能摸到兩個人的脈,很不過癮,急切地期待著第二日的到來。
翌日她連早飯都沒顧得吃,一路小跑著到了醫館,“師叔,昨晚師父教我摸脈了,今兒我也想摸摸那些病人的脈。”
馬大夫:“……”
師姐這教徒弟的進度,是恨不能在一年內給教會么,這才過了多久,都開始教摸脈了。
“行,一會兒你與我一起摸。”
宋英就摩拳擦掌,等著病人上門,奈何現在時間太早,她等了一陣仍沒有人,肚子卻餓了,便出去買了一籠包子回來。
隨著她在醫館的時間越來越久,來這里看病的人看見她也不奇怪,也不排斥讓她摸脈,還告訴她要好好學,把馬大夫一身的本事都學會。
宋英就笑,馬大夫摸左手的脈,她就摸右手的脈,馬大夫摸右手,她就去病人左手的脈,感受著指腹下的脈,馬大夫也不像往常,只略說一些給病人聽,每一種脈象都說得十分細致。
宋英記下,然后等自己摸的時候,再與馬大夫說的一一印證。
知道了脈象,再去開方,以往開過的方子,都有令宋英恍然大悟的地方,更加明白為何要用這個方子,又為何要增減某些藥。
而確定要開某個方子后,對于脈象中模糊地方,也有明白過來的點。
總之,脈象與方子,是相互印證。
宋英學得入迷,門口的羅雁行探頭了一次又一次,卻不想她連中午吃飯都是草草塞幾口,就繼續跟病人表示想摸他們的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