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胖胖的青年笑道:“原來娘子認識這位小姑娘,也算是緣分,你們便是想買鋪子的那三位小友吧,我是云水坊那間鋪子的房主,你們若是誠心買,我可以再給你們少一點。“
宋英呆了呆,疑惑道:“我記得徐掌柜說你們好像是城東米行的,能在城東開米行,想來家底不薄,為什么這么著急出手那鋪子?”
那張老板愣了片刻,贊道:“小姑娘記憶力真好,那么久的事情還記得,我們確實在城東有間米行,正是因為那間米行,才急著把云水坊這邊的鋪子出手了。”
原來,城東那邊鋪子十分的貴,而且不是有錢就能買的,張老板的那鋪子是租賃的,每月都有巨額的租金。
本來米行生意好,租金貴只是少賺一點而已。
沒成想,因為城北興起,不少原本在城東的筆墨紙硯鋪以及等都搬到了城北來,還有不少來城北開分鋪的。
城東的人少了,米行的生意便沒有之前的好,交了租金商稅,賺的錢很少,有時還會虧。
張老板一看這不行呀,便拿出積蓄,在城南和城北各買了一間鋪子,打算賺賺城南城北人的錢。
城北那間,因為門口的杏樹遮擋,買的時候價格便宜了一些,張老板本想著等后面把樹砍了就是,哪成想官府不讓砍,要留著給讀書人制造氛圍。
米面是需要進口之物,客人們十分謹慎,通常都只在熟識的老店鋪買,新店開業本就沒有多少優勢,又有那么一棵樹擋著,來往的行人看都看不見,生意那叫一慘淡了得。
眼看著又到了城東米鋪付租金的日子,手頭不寬裕了,才那么急著把云水坊的鋪子賣掉。
羅雁行對那處小樓與天井十分滿意,聞言立刻問:“那你們愿意再少多少?”
張老板一咬牙,“再給你們少5兩,你們若誠心要,便135兩,這是我的底價,你們若是不要,我便把城東的鋪子換一個地段差的,反正開了那么多年,積累的客源不少,便是地段差些,也不會少很多客人。”
羅雁行立刻望向了宋英與林文軒,期待道:“你們覺得呢?”
張老板見有一人心動了,忙道:“135兩能買到那么寬敞的鋪子,真的不貴,雖然那處地段差了些,但后面的房子可不差,便是正經在那里安家,也是十分便利的。
更何況,有嘉湖書院,往后城北的房價只會越來越貴,你們即便后面不開鋪子,當成住房租賃出去,收入也不會低,我若不是周轉不開,也不會賣了它。”
宋英想了想,對張老板夫婦道:“麻煩二位去診室等一等,喝喝茶,我們商量一下。”
張老板雖急,也知買房置產是大事情,不可能一拍腦門就決定了,便應了,與他娘子一起去了診室,與馬大夫聊天喝茶。
宋英三人回到藥房,她問林文軒:“師兄你的意見是什么?”
羅雁行的態度就擺在臉上,不用問。
林文軒思索片刻,道:“那后面的住宅很好,我們這次便當買的是宅子,順帶一個鋪子,135兩買個一進的小宅子,確實有點小貴。
但那張老板說得不錯,城北的房價以后只會越來越高,更何況那處宅子還就在湖邊,與嘉湖書院隔湖相望。
以后賺到了錢,換到其他地方,那宅子也能租給求學的讀書人,以那處絕佳的位置,還有后面宅子的清幽環境,價格能比其他地方要的高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