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吟片刻,宋英道:“我們找時間回去一趟,先問問小香,問清楚龔家的情況,也看她是個什么想法。”
羅雁行沒有意見,到底是從小的玩伴,問清楚也能放心,“今晚把豬油熬出來,把胰子做好,我明兒就可以回去,正好也有段日子沒有回去了,再不買些東西回去哄哄我娘,她又該跑來了。”
于是,第二日下午,宋英跟馬大夫告了假,提前走了,與羅雁行匯合后,先去狀元坊買了些吃食,便回杏花村了。
到家時,暮色四起,天色已然擦黑,整個宋家除了灶房,都是黑漆漆的。
宋英敲了門,等了好一陣,宋元才出來開門,看見她很是興奮,“姐姐!娘!奶奶!姐姐回來了!”
他歡樂地接過宋英手中的籃子,一邊拉著她往里走,一邊問:“給我買糖了嗎?”
宋英點頭,旋即又想起天黑他可能看不見,便道:“鹽店街王記的,都是挑的你最喜歡的種類。”
宋元更高興了,“還是姐姐好,每日臨近中午和傍晚,我都餓得沒力氣,筆都拿不起來。”
宋英覺得他太夸張了,正想調侃幾句,李氏陰陽怪氣的聲音響起,“給你買幾顆糖就是對你好了,你姐要真是對你那么好,咋個不把你弄到城里去讀書呢。”
宋英已經懶得跟她吵了,喚了一聲奶奶,便又對宋元道:“你好好念書,糖吃沒了就告訴眉月南星她們,看誰會到醫館,讓她們帶句話,我買了讓她們給你帶回來。”
宋元歡快地應了聲,又對李氏道:“姐姐說了,等我能學經學了,就帶我去考嘉湖書院,考不上就去清水書院。”
貧苦人家的子弟想進嘉湖書院,只能憑真才實學硬考進去,但清水書院是多給些學費就能進的,里面的老師都是秀才出身,教制藝寫文沒有問題。
李氏無話可說,主要也不想在這件事情上惹宋英生氣,清水書院的學費可不低,當初袁家便是拿不出那么多學費,才被拒之門外。
進了灶房,楊氏在忙著做飯,宋二叔竟在坐在灶洞前燒火,讓宋英忍不住想撇嘴,以前她在家的時候,宋二叔可是廚房都不會進,廚房里事情都是她和二嬸的活。
還學讀書人說什么君子遠庖廚,連帶著宋天宋元,都不用做廚房里的活。
現在她走了,一下就不講究君子遠庖廚了。
“宋天呢?還沒回來嗎?”她問。
楊氏忙碌中抽空回答道:“他現在住在他朋友家,隔幾日才回來一趟。”
宋英雖覺得不太妥當,但宋天的事情她實在是不想管,就沒再說什么。
三年前,她給如意樓的掌柜的說了好一陣好話,還送了些禮,才讓宋天在里面跟著大廚學做飯。
沒曾想,宋天到了城里沒多久,就跟混混們玩上了,整日里游手好閑,也懶得去如意樓學廚了。
再后來,他又不知怎地,成了衙門里的幫閑,靠給差役跑跑腿,拿些賞錢過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