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軒心里仍是有些過不去,貴是不貴,問題是這一鍋姜湯,他們也就丟了幾塊生姜進去,成本就幾文錢。
而師妹打算一碗姜湯賣一文錢,那碗還特別小,美其名曰為了讓讀書人們少喝點水,這一鍋少說也得賣出去十幾二十碗,那幾塊姜,還能反復熬個兩三遍。
他的良心,實在是有點過意不去。
正說著,又見宋英把竹籃放在了桌子上,一打開,里面竟然放著小半籃的糖果。
“你這是?”林文軒心頭不妙。
“糖能快速補充氣力,若有人寫卷子沒有時間吃東西,吃顆糖多好,含在嘴里就能繼續寫卷子,又不擔心污了卷面。”
林文軒很無奈,不是說糖不好,問題是陳知縣讓他們來,是以防考生生病的,不是讓他們來賣東西的!
他正準備開口勸說,旁邊有人聽了宋英的話心動了,詢問道:“姑娘,你這糖怎么賣?”
“一文錢兩顆。”宋英笑瞇瞇。
那讀書人一身衣裳洗得有些泛白,明顯家境不太好,聞言便不太想買了,太貴了!比糖鋪子里貴多了。
便在這時,斜里響起一個聲音,“咦?這糖不是袁兄你經常吃的嗎?”
卻是沈旌與袁清等幾個嘉湖書院的學子到了。
“袁兄,我看你課間經常吃這糖,真有她說的那么好?”一位同樣家境不怎么好的書生立時問道。
袁清點頭,“糖確實能快速補充氣力。”
有他這個活生生的例子,當下那位嘉湖書院的貧寒學子想了想就道:“給我來六顆!”
下午申時考試就結束了,六顆糖,早上三顆,中午三顆,足夠了。
有了他的開頭,最先詢價的那位學子便也一咬牙道:“給我也來六顆。”
他打定主意,若是效果真這么好,回頭就去糖鋪買一些,后面的考試吃。
宋英笑瞇瞇將糖遞過去,又問:“兩位要再來碗姜湯嗎?這湯我們加了十足生姜,既能驅寒暖和起來,又能預防風寒。
聽說你們一會兒搜檢得脫衣脫鞋,哎喲,這大冷的天,穿得厚厚的都容易染上風寒,更別提脫了衣裳在寒風里站著,嘶,想想我都覺得冷!”
林文軒看了看鍋里咕嚕咕嚕翻滾的姜湯,那幾塊姜叫用了十足的料?怎么覺得師妹越來越像一個奸商呢?
她說得天花亂墜,兩書生卻很猶豫,“這會兒喝湯,考場上怕是得出恭。”
“多去幾次茅房怎么了,總比染上風寒難受好,得了風寒這腦子一昏沉,卷子還怎么寫?再者,這會兒還沒開始呢,喝了姜湯下肚,暖了身體,挨過搜檢,說不得你們進去就想上茅房,然后就可以順順利利地考試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