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英“呵”了一聲,“我像傻子嗎?”
宋元干笑兩聲,在她凌厲的目光下沒撐過兩息,老老實實交代了,“是我外婆帶了我三叔公家的超表哥來城里賣野味,奶奶讓你過去相看。”
宋英沉下臉,“這件事情上回我就拒絕了,不去。”
她覺得心驚,上回李氏分明被宋二姑的話勸住了,這才過去幾天,就突然改變了主意。
勸她改變主意的,自然是楊氏,也可能還有宋二叔。
問題是,她嫁到城里,對她好,家里也風光;而給她定楊氏的那個侄兒,無論那人究竟怎么樣,李氏楊氏都會被人說嘴,這些年,她們養她的善名就徹底沒了。
畢竟偏僻的山區、一窮二白的家底與城里完全是無法相比。
為什么李氏寧愿不要名聲,也要把她嫁給楊氏的侄兒?楊氏和宋二叔又究竟是怎么說服她的?
宋英覺得不寒而栗,按照她的想法,即便她沒有學醫術,還是那個靠著家里生活的孤女,李氏都不應該同意這門親事。
那個楊超連名下的田地都被楊家其他幾房瓜分了,只能靠著打獵養活自己,是很不穩定的,用村民們的話說,是沒有根的的人家,隨時都可能變成流民,沒有誰會愿意把自己的女兒嫁給這樣的人家。
楊氏這么做,純粹是為了幫娘家,畢竟她侄兒若一直娶不到媳婦,她娘家的名聲就會越來越壞。
但李氏不應該同意呀,楊氏娘家的名聲與她無關,相反,她同意把孫女嫁過去,反而會帶累宋家的名聲。
為什么自己分明能說到更好的人家,李氏還是同意了相看呢?
宋英很慶幸,自己早早就不相信他們的話,一步步走了出來,不再依靠家里。她都不敢想,若是這會兒她還是那個寄人籬下、仰人鼻息的孤女,怕是連拒絕都不能直言。
“姐姐,你去看一看嘛,我超表哥可厲害了,以前小的時候他就教我們用彈弓打鳥,一打一個準。
你還記不記得,有一年我給你帶了一只烤麻雀回來,就是他打的,現在他不止能打鳥,山雞、兔子、甚至還能打到野豬呢。”
宋元勸說著,他從小就很佩服自己的超表哥,后來又佩服姐姐,他真心覺得他們兩個十分相配!
“我說了不去!”宋英心里難受,語氣也就十分不好,不論楊氏以何種理由說服的李氏,總歸不可能是為她好。
從小到大,宋英很少這樣對他疾言厲色,宋元有點被嚇住了,又很委屈:“我真覺得我超表哥跟你很配,你去見了就知道,他相貌堂堂,又很威風,嫁給他以后沒人敢欺負你;
就是家里沒田地,窮了點,但你們倆都很厲害,肯定很快就能把日子過得紅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