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慨之后,宋英就有些錯愕,“哪一房的帖書?帖書的活是文書相關的吧?你字認全了嗎?”
“兵房。”提起這事,宋天很是驕傲,“這三年學了不少字,常用的都認識了!”
其實衙門里識文斷字的差役并不多,當初黃班頭正是因為看中他識字,才另眼相待。
宋英嘖了聲,“果真是事教人一教就會,以前讓你好好念書,跟要了你命似的。”
宋天嘿嘿直笑,可不是這個道理么,他在社學正正經經地學了幾年,卻只認得少部分字。
然而這三年在衙門里做事,雖然見天不是在跑腿,就是在與兄弟們喝酒擺龍門陣,只有少數需要辨認字文的情況,但還是學會了很多字。
見他志得意滿,宋英想了想,正色道:“你在衙門里也混了三年多了,謹慎方面我就不叮囑你了。
只是有一樣,成了吏員,也不要整日想著魚肉鄉里,騎在百姓頭上作威作福。
有句話說得好,公門之中好修行,善惡只在一念間,多給自己、給家人積德。
另外,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若哪日踢到硬骨頭上,咱們家在官場沒有根基,你要想著歪曲事實救你,那是不可能的。”
這會兒宋天對宋英信服得很,對她的說教一點不反感,反而覺得宋英在提點他,是為他好,“我曉得輕重的,對了,我要回家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奶奶他們,姐,你要一起回去嗎?”
“不了,我這走不開。”他這一口一個姐,聽得宋英很不適應,以前他都是只呼她的名字,只有在需要表明與她的關系時,才會稱呼她為堂姐。
當然,她也是一樣的。
宋天本就是隨口一問,聞言也不堅持,樂呵呵道:“那我先走了,省得后面摸黑趕路。”
這就是夸大其詞了,這會兒還尚未到午時,就是走一段歇一會兒,到家也不至于天黑。
雖然早有預料宋天回去會大肆炫耀,但宋英沒想到影響那么大。
翌日晌午,先是劉三嬸到了回春堂,看她的眼神格外親切,“宋英吶,聽說宋天的差事是你給找的,哎喲,有出息得很喲。
都是一個村子的,你有這種好事情也想著些你大郎哥嘛。”
宋英:“……”
她與王大郎又不熟,也沒有沾親帶故,還想著他,多大臉呀。
她直接忽略掉最后一句話,只回答前半截,“也不全是我給找的,宋天事做得好,官爺們才愿意抬舉他。”
雖然她很想讓人知道,宋天的差事是因為她才能得到,但這大庭廣眾的,哪能大喇喇承認宋天的差事是人情交換得來的。
這不是落人把柄么,也給張師爺招麻煩。
劉三嬸也沒指望她一下就答應下來,今兒來純粹是為了拉近與宋英的關系。
以前,他們知道宋英很厲害,醫術不錯,但再怎么說,也只是個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