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英看著男子,也很快認出他,“原來是貨郎大叔,大叔這幾年都沒再去過杏花村賣東西么?”
沒等貨郎回答,周圍人好奇了,被他拉著的王姓男子詫異問道:“黎五弟,你們認識呀?這幾年沒聽說你們家去城里看病呀?”
雖然與果鄉相比,他們附近幾個村子到城里的距離近些,但也很遠,大家有個小痛小病都是去果鄉的集市,只有果鄉程大夫治不好的病,才會去城里治。
如果黎五弟家有人病情嚴重到程大夫治不好要去城里,他們附近的人家一定會知道的。
貨郎擺擺手,“不是去城里治病認識的,是幾年前,我受何老爺之托,去幫他看中的兒媳婦人選探探底,當時他們村的姑娘們就這個小姑娘給我印象最深刻。
小小的一個女孩,瘦得跟竹竿似的,背得那背簍松毛喲,壘得冒尖,背起來她人都看不到,只看見一座松毛堆在移動,據說還帶大了她的堂弟,能干得很。”
說到這里,貨郎頓住,狐疑地看向王姓男子,“王三哥,這不是你外甥女么,你不認識嗎?”
“外甥女?”王姓男子懵了。
宋英也懵了。
“對呀,這是你三姐的閨女,不是你外甥女是什么?”
貨郎一片愕然,又望向茫然的宋英,搖搖頭,“你們兩舅甥可真是的,舅舅不認識外甥女,外甥女也不認識舅舅,姑娘,這是你幺舅舅,你外婆最小的兒子。”
王姓男子慢慢轉過頭,認認真真看著宋英的臉,“哈,我就說怎么有些面善,這眉眼是有些像我三姐,呵呵。”
周圍人都是驚訝得不行,有人道:“王顯章,你們這親戚當得喲,雖說姐姐死了,兩家也該走動,至少要認外甥女呀。”
還有的人下意識又想指責外甥女做晚輩的也不像話,逢年過節怎么能不來看望外婆舅舅們呢,但想著宋英大夫的身份,他們就沒敢指責,干脆全部數落起王家的不是。
王顯章尷尬得想找個地縫鉆進去,當初妹妹難產而亡,他們家認為是宋家苛待了,跑去大鬧一場,鬧完說到孩子吃奶的事情,宋家想讓他嫂子幫忙喂養,母親當場翻臉,宋家也惱了,自此以后兩家就不再來往。
孩子小時候需要喂奶的時候不來往,斷奶了也不好再去來往,就一直這么下去。
誰能想到今日遇見了,還是這種舅甥不相識,著實尷尬。
宋英同樣很尷尬,雖然大伙沒有指責她,雖然當初是兩家的長輩的決定,年幼的她完全沒有決定權,但她作為小輩,這種時候也只能把過錯往自己身上攬一些。
她強笑兩聲,道:“是我這個做小輩的不對,我沒來看望外婆舅舅們,哪有讓長輩先去看望我的道理。”
“小大夫真是知禮,但這事呀,哪能是你的錯,以前你年幼,就是有心也不認得路,況且這些事情也得你家大人說了算,你寄人籬下……”
說到這里,村民們看宋英的眼神格外憐憫,“哎呦喲,外家不管,也不知這些年過得是什么日子。”
這些話讓王顯章更加尷尬與羞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