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日子以來,李氏去城里也經常遇到有人跟她夸宋英,夸她會教孩子,而且又不是當著宋英的面夸,她還是蠻歡喜的。
嘴里卻依舊道:“這些人喲,一天天說個話夸張得很,哪有那么厲害,她就是瞎貓碰到死耗子,剛好會治那種病。”
陶氏直搖頭,“還說別人說話夸張,我看你才是那個最夸張的,你家英娃那醫術,要是都叫瞎貓碰到死耗子,這世上就沒有厲害的大夫了。
要不說你會教娃呢,孫女是人人稱贊的神醫,大孫子在縣衙里做官,小孫子書也念得不錯。”
這番話給李氏夸得渾身都舒坦,現在她家的日子是十里八鄉除何老爺外,過得最好的!
恭維了一陣,陶氏終于進入正題:“這及笄了就是大姑娘了,該說親事了,你們打算給她定個什么樣的人家?”
一說到這事,李氏又心塞了下,誰家奶奶做成她這樣,孫女的親事都不能做主。
她長嘆口氣:“她這高不成低不就的,我正發愁呢,說個普通的農家,又擔心委屈、耽誤了她,說個縣里的吧,我們又完全不了解,她以后在婆家受了欺負,我們都沒底氣上門給她撐場子。”
陶氏亦是嘆氣,“哎,我家清娃也這樣,昨晚我是愁得一宿沒睡。”
楊氏牽著牛從牛棚出來,聽到這話一個激靈,忙試探道:“不是說你們家要給清娃定個大戶人家,以后好走仕途么?”
陶氏把臉一板,“哪個嘴巴大的瞎說,我們還是清楚自己幾斤幾兩,哪敢肖想千金小姐。”
頓了下,她又道:“就是有千金小姐想下嫁,我也不同意。這結親講究的就是一個門當戶對,咱們這樣的家庭,真娶個千金小姐回來,這也不習慣那也不適應,家里遲早鬧翻天。
別的不說,千金啥也不會做,吃個飯都要人伺候著,咱家這情況,哪里養得奴才,難不成我們全家給她奴才伺候她?”
楊氏欣喜,不娶富貴人家的小姐,那就只有侄女能配的上了。
現在別說十里八村了,就是縣城里平頭百姓家的姑娘,也沒一個能比得上侄女的。
再聯系剛才陶氏先前問宋英的親事,這是有意向定宋英呀!
她高興得很,見李氏還沒回過味來,又忙點撥道:“還是嬸子通透,想得周全,婚事知根知底最好了,從小看到大的孩子,品性、家里什么情況都一清二楚。
嬸子你也別操心,你家清娃才十五歲,只比我家英娃大一歲,還小,慢慢來。”
這個時候,李氏終于品過味,但想著宋英之前的話,不能立刻應承,便只笑著附和了一句,“對,你家清娃這么有出息,哪里還愁娶不到媳婦。”
見李氏意會了,陶氏便拿出兩包白糖來,“今兒要買的東西多,你家牛要費些力氣,這兩天我們家忙,沒有時間給去它割好草,這兩包白糖你們拿著,辛苦你們喂牛了。”
楊氏笑瞇瞇接過,“你們家最近大喜,我就厚著臉皮收下了,也沾沾你家清娃的喜氣。”
陶氏有些擔心她做不了主,畢竟只是嬸子,她望向李氏。
李氏遲疑了一瞬,便只嗔了楊氏一句:“這個手快的,都當娘的人也不穩重。”
然后又對陶氏道:“讓你見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