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氏這話簡直說的金媒婆心坎里去了,“可不是嘛,你們這種住得近的還好,遇上那些兩家住得遠,又來回扯皮的,不怕老姐姐你笑話,最后給的那點謝媒錢,還不夠我買鞋的。”
這話陶氏沒有接,他們袁家家底也不厚,也拿不出豐厚的謝媒錢,她笑了兩聲,側身從孫女背著的背簍里,取出兩包紅糖與一包茶葉。
“這兩包紅糖與茶葉,麻煩你交給宋家,對了,這五十文是先給你的茶水錢,接下來可要辛苦你了。”說著,又取出60枚銅錢遞給陶氏。
金媒婆笑得越發燦爛,輕輕把錢推回去:“這怎么好意思呢,你們兩家本就說好了,我不過跑跑腿。”
“應該的,這大熱的天,辛苦。”
“你們家的富貴日子在后頭,我就不與你們推辭了。”金媒婆收下錢,看著紅糖與茶葉道:“你們既然已經初步探問過,我這次便是問名合八字,按理來說,這階段不需要再送禮。”
陶氏哪能聽不懂她的言外之意,在詢問她們初次有沒有送禮。
她笑道:“當時倉促,只帶了兩包白糖去。”
金媒婆揚了揚眉,又是感慨袁家的厚道,分明家里三代人讀書,把家底都掏空了,可陶氏在孫子的娶親上,那是一點不占便宜呀。
初次探問,備的禮不能太重,通常以茶葉、紅糖為主,兩包白糖其實也不差。
沒想到袁家當時送了,這次請媒人前去,又補了一份。
“老姐姐厚道,女方家里知你這般看重,定會高興。”
陶氏擺擺手:“女方家里把孩子養這么大,豈是我們幾包糖就能補償的。”
袁珊怔怔望著自家奶奶,覺得一切都很混亂,她很清楚家里的情況,比外人看到的更加拮據。
這樣的情況下,一個初次探問,奶奶就愿意送兩份禮,可見對宋英這個孫媳婦有多重視。
為什么啊?
奶奶與宋英的見面次數,十個指頭都能數得過來,以前也沒見她多喜歡宋英。
自己可是她的親孫女啊,為什么她重視宋英這個未過門的孫媳婦,就不重視自己這個孫女呢?
她腦子很亂、很亂,只覺有無數小人在吵架,吵得她頭疼欲裂,吵得她眼前發黑。
“誒,這姑娘在門口做什么?要看病進去呀!”
一道女聲由遠及近,朦朦朧朧,像是從遙遠的天邊傳來,漸漸清晰。
醫館?
袁珊抬頭,只見有些破舊的木牌上,寫著‘回春堂’三字。
怎么到這里來了?奶奶呢?
她環顧四周,入目的景物搖搖晃晃,看不真切。
“咦?姑娘你是宋英的同鄉嗎?我看著你有些面熟呀。”
那個聲音又響了起來,這一次像是隔著一層膜,既清晰又遙遠。
陳大娘面前的姑娘面無血色、搖搖晃晃,忙朝里喊:“宋英!宋英!快出來,你有同鄉來了!好像還病了!”
聽到‘宋英’這個名字,袁珊精神一震,略好了些,她抬眸望去,只見宋英從一個房間里出來。
今兒她穿著一件淡黃色,襟口繡素白小花的短襦,下配一條淺青色挑線裙子,仿若湖畔新發的嫩柳,綽約多姿,清新怡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