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仆人要負責他的吃穿用度,每月也要給月錢,而且買仆人也要一大筆。”宋英耐著性子解釋。
梅花嬸沒有立刻下定決心,準備回去好好琢磨琢磨。
回到英諾軒,宋英拿出事先準備的一套文房四寶送給宋元做賀禮。
三日后,宋元順利入了書院,當天傍晚就巴巴跑來英諾軒,蹭了頓晚飯,吃得肚子圓滾滾的,才心滿意足趕回書院。
這日傍晚,送走宋元后,宋英洗漱完,坐在天井里,一邊晾著頭發,一邊看著書。
在翻頁抬眸之時,忽而瞥到宋二姑洗的衣裳里有一件學子衫,她先是愣了愣,兩位表兄都在果鄉老家,近日也未曾來過,怎么會把衣裳落在這里。
但很快,隨著宋二姑的翻面抖衣,她看清那學子衫不大,頓時明白不是兩位表兄的。
“二姑,你在給小弟洗衣裳嗎?”她問。
宋二姑利落地翻了面,放在搓衣板上再次搓洗起來,“是啊,元娃那么小,哪里洗得動衣裳,也是我這個做姑姑的一時沒想到,還是你奶奶與二嬸特意去云秀樓拜托我這事,我才想起來。”
宋英皺眉,還當奶奶他們真消停了,沒想到她這里行不通,轉頭就去找宋二姑了。
“我們都是6歲開始洗衣裳,10歲已經不小了,況且小弟還是男娃,力氣大些,洗衣裳本就更加容易,他以后外出赴考,總是要學著料理好自己的生活,這會兒開始學正正好。”
宋二姑卻是道:“他是男娃,不用學這個,洗衣做飯是女人家的事情,哪個大老爺們做這個。
以后他真有那個出息,能外出赴考,多給備些錢,請人洗就是了。”
宋英不贊同,如果李氏他們,是真心疼愛二姑這個女兒,親戚之間你幫我一把,我幫你一把,那她們住得近,幫宋元洗洗衣裳沒什么。
可李氏他們分明不把宋二姑當女兒,想請他們出面給撐撐腰,就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他們管不著。
這會兒又巴巴地請人家給自家孩子洗衣裳,還不是洗個一兩次,而是長年累月,少說也得三五年起步。
臉皮怎么能這么厚呢?
還有宋二姑,她也十分不理解。
“二姑,奶奶他們對你不管不問,你為什么要答應?小弟在這里讀書,咱們親戚之間,偶爾照料一下可以,但是長期洗衣裳這種事情,怎么可以答應呢?”
“這也是照料嘛,元娃一個人能穿多少衣裳,幾下就搓干凈了,也不費什么事兒。”
頓了頓,她又道:“況且,我們小時候的尿布臟衣,不也是你奶奶洗的,就當回報她了。”
雖然她說得委婉,更多以她自己為主,可宋英還是察覺到一絲絲對她的指責。
她牽了牽唇角,扯出一抹冷笑,“二姑是想說我太計較了是吧,可我這都是跟他們學的。
當年我6歲生日那天,吃完半個滾雞蛋,奶奶就跟我說,我小時候二嬸給我洗尿布多么多么的辛苦,我6歲了,大了,也該回報二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