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太太與陳知縣少年情誼,多年來感情甚篤,不止沒有妾室,連通房丫鬟都沒有一個。
她以為他們是鶼鰈情深、琴瑟和鳴,現實卻狠狠給了她一巴掌。
本該是她后盾,給她撐腰的娘家人隱瞞她,該與她松蘿共倚的丈夫早早就另做了打算,陳太太傷心到極點、心寒到極點,不由想起那日宋英的話,‘久病床前無孝子,這世上很多老人有親生兒子,可依舊晚景凄涼’。
以前她對這話嗤之以鼻,只當是莊戶人家的女孩沒有受過長輩的疼愛,認知冷漠偏激,不知道這世上總有些情誼是堅不可摧的。
但她的丈夫與娘家人用殘酷的事實告訴她,錯的其實是她。
恩愛的丈夫會背叛她,疼愛她的父母也會背叛她,愛情、親情,都不堪一擊。
陳太太閉了閉眼,努力將洶涌的情緒壓下,再抬眸時,眼中已是一片平靜的決然,“我打算帶著楠哥兒與曦姐兒去莊子上養病,煩請你多開幾服藥,省得來來回回地折騰。”
作為醫者,宋英自然樂見患者主動配合治療,她溫聲應道:“您說得是,我早說過,您這病啊,放寬心比什么靈丹妙藥都強。”
她取出銀針,穩穩刺入陳太太的內關穴,一邊又建議道:“藥物之外,您也可以嘗試食療調理。”
她手腕輕轉,又是公孫穴落下一針,“取龍眼肉5錢、蓮子6錢、粳米10錢,文火熬煮至米粒開花……”
“這粥聽著就香甜,”陳太太蒼白的嘴角微微揚起,露出連日來第一個淺笑,“連翹,快仔細記下,一會兒就讓人把食材都備好。”
頓了下,又補充道:“多備一些。”
她的聲音雖輕,卻帶著久違的生氣,像是枯井里突然映進了一線天光,讓連翹喜不自勝,連連應下。
針灸完,宋英開了方子,又絮絮給陳太太說了些怡情的法子,才在小廝的陪同下返回。
-----------------
三月初六,宜嫁娶。
龔家自詡讀書人家,不愿意像普通莊戶人家般,在臘月正月等農閑時間辦喜事,親事便定在三月初六,正是春忙時節。
女方家的婚宴多在前一天,初五下午,宋英與羅雁行回村去吃席。
趙家院子里熱鬧非凡,灶上蒸騰的熱氣混著燉肉的香氣,熏得人眼眶發暖,村中婦人端著碗碟來回走動。
“弟妹,快出來迎客,”梅花嬸眼尖,隔著院門就瞧見了宋英與羅雁行的身影,忙不迭朝屋里喊,“宋英和雁行回來了!”
喊完,不等張氏出來,她便三步并著兩步出來,“還是你們兩個女子重情,那么忙還愿意回來,小香能與你們這樣的朋友,可真是八輩子的福氣。快進來坐,小香前幾日就盼著,眼睛都快望穿了。
你們好好陪陪她,過了今兒,以后你們想要再見面,可就難咯!”
嘴上熱情地招呼著,梅花嬸的眼睛卻不住地往羅雁行手里那個蓋著紅布的竹籃上瞟。那籃子不大,但看著沉甸甸的,隨著走動時微微晃動的弧度,隱約能聽見里頭傳來清脆的碰撞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