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她還真未見過袁清穿紅色的衣袍。
想到這里,宋英便望了眼窗外,這行為自然沒有逃過屋內眾人的眼睛,然后便又被打趣了一番。
宋英最后理了理妝,去到堂屋拜別李氏等人。
堂屋內,李氏端坐上首的圈椅上,宋二叔楊氏立在她的身后,屋子里擠滿了人,只留了中間一條小道,供新娘進來拜別。
大紅的身影從窗外的屋檐下轉出來,冬日的風吹得衣袂翻飛,上面振翅的鳳凰似乎要從大紅的世界里飛出來。
眾人不自覺地噤了聲,呆呆看著徐徐走來的宋英。
李氏瞇著昏花的老眼,第一次細細打量起這位孫女,華麗的嫁衣流光溢彩,釵環首飾閃閃發亮,那通身的氣派,與這農家屋子格格不入,像是官家小姐來他們這農家施恩。
李氏不自覺地往后靠了靠,后背貼上冰涼的椅背,才驚覺自己竟對孫女生出了怯意。
“孫女拜別奶奶。”
宋英清凌凌的聲音拉回了李氏的思緒,她定了定神,覺得自己剛才真是好笑。
她是長輩,孫女再出息,在她面前也得持以孝道,有什么可怯的?
她肅著一張臉,教育道:“你打小就性子倔,在娘家也就罷了,以后成了別人家的媳婦,要收著點性子,否則吃虧的是你自己。”
這番話,宋英聽聽就是,李氏的這些話,可能對于處于家庭低位,必須逆來順受換取生存的女子是肺腑之言,是經驗之談。
但對如今的她來說,是無用的。
她有本事、有后路,無懼與人沖突,并不需要委屈自己。
不過,宋英也不會與李氏爭辯,她道:“謝謝奶奶教導。”
說完,給李氏磕了三個頭,又拜別宋二叔楊氏等其余宋家人。
袁家請的催嫁婦人進來,笑吟吟催宋英上花轎。
催嫁的催三回,以示女子的矜持。
聽著婦人催嫁的話,宋英還沒什么,宋元頓時紅了眼眶,“姐姐,我舍不得你。”
進屋后,一直得體行禮磕頭的宋英第一次紅了眼眶,她望著宋元,揚起笑臉道:“都在城里,你要是想我了,去找我便是。村里也離得近,這邊喊一聲,說不得我都能直接聽到。”
宋元的眼淚還是啪嗒啪嗒直掉,這怎么能一樣呢。
以后,姐姐就是別人家的人了,逢年過節,她不會再回家吃團圓飯。
宋英拍了拍他的肩,沒有再多說。
以袁清的文采,攔門的人自然沒能攔住多久,不多時就敗下陣來,讓他進到了屋內。
大紅蓋頭覆蓋下來,宋英的眼前便成了一片紅通通,接著被攙扶出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