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家里的田地多了,小珊又在藥鋪做活,春耕時奶奶他們必然比往年更加忙碌。
他說什么也要說服奶奶,買幾個仆人回來!
不多時,鍋里咕嚕咕嚕響起來,又過了一陣,宋英起身道:“應該快熟了。”
袁清望了眼壘了兩層的蒸籠,以他的經驗,難以判斷熟沒熟。
想著這是宋英第一次做飯,可不能出差錯,便繞出去,打算挪開蒸籠看一看。
“你別動,我來!”宋英叫住了他,“不用把蒸籠挪開,我打開蓋子瞧一瞧,不需要特別熟,后面還得用余火溫著,一定能熟。關鍵得算著水會不會燒干。”
她一邊說著,一邊準備出去,動作間,裙擺掃到袁珊身上,她一個激靈坐起身:“我睡多久了?”
“沒多久,飯好了,你洗漱一番,要準備吃飯了。”宋英走到灶臺前,揭開蓋子,可蒸籠里白煙彌漫,又隔著兩層,看不到
她改為湊到鍋邊聽,聽著里面的咕嚕翻滾的聲音,“還行,水足夠了。”
袁珊卻道:“再加點水吧,留在村里的親戚多,這個耽擱下,那個耽擱下,早飯怕是得晌午才能吃到,多加點水溫著。”
袁珊自然比宋英了解他們家的親戚,宋英毫不猶豫決定聽她的加水,同時好奇道:“有多少親戚留下?村里應該住不下那么多人吧?”
袁珊撇撇嘴,“可多了,連我曾祖母的娘家都有人來,有些去了隔壁村借宿。”
當然,這個隔壁村不是杏花村,那邊得留給宋家的親戚借宿。
宋英驚訝,“怎么會這么多人留宿?”
村里各家房屋都是有限的,平時稍微多來兩個親戚,就得到鄰居家里借宿。
婚喪事情,親戚到同村人家中借宿更是必然之事。
可一個村子能供人借宿的房間是有限的,故而每逢這些事情,主家都會提前安排好,離得近的親戚,也都盡量回家,她還真沒聽說有親戚多到要去其他村借宿的。
袁珊嘟著嘴:“還不是看我哥出息了,都來攀親戚,以前也不見他們走動,有些在街上遇到了都躲著我們,生怕我們找他們借錢。”
“小珊。”袁清輕聲喝止,“這些話不要再說了,都是親戚,他們愿意來喝我的喜酒,便是情分。”
袁珊“嘁”了一聲,“算了,不說他們,嫂子,你一會兒要敬茶,先回房梳洗,這里交給我便是。”
“行,那麻煩你了。”敬茶是頂要緊的大事,宋英便不與她客氣。
袁清早惦記著畫眉的事,麻利地抄起銅盆,揭開頂鍋舀了瓢熱水,騰騰熱氣模糊了他的眉眼,卻掩不住嘴角的笑意:“灶房里煙灰重,再凈把臉。”
說著,他端著銅盆跟著宋英出去了。
袁珊微微張大了嘴巴,哥哥竟然給嫂子打洗臉水?!
這是不是有些不合適呀?
在家里,他給爺爺奶奶端洗臉水的次數都有限!
他以后不會是妻管嚴吧?
袁珊這些震驚與想法,宋英與袁清自然不知。
回到新房后,宋英潔面上妝,待至畫眉這一步,卻不見黛石,她疑惑地挪開盒子尋找,“誒,黛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