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完成‘神殿小學支教’任務,則需要前往神殿兒童啟蒙區,在游戲的監管下,引導年幼的玩家子嗣學習有關現實世界的基礎知識,或者貢獻出腦子里現實世界里的影視、歌曲、文學等作品。完成指定教學時長或目標后,可獲得一次祈愿機會。
后者是個先來者占便宜,后來者吃虧的機制。
早期完成任務的玩家,可以輕易獲得祈愿機會,而后來因為腦海中的想法全被前人提交過了,天然的少了幾次祈愿機會。
左成安算了算,此時神殿已經開啟了快一周的時間,
因為時間流速的差異,神殿內更是不知道已經過了多少歲月。
因此即使是晚一天進來,能被提交的影視文化作品,估計全都被提交完了。
后來者要么老實的投入貢品,以物換物,要么去當老師給孩子上課。
至于前者‘想要從祈愿之泉里得到獎勵,必須要先投等價的物品’這個機制。
以左成安對游戲的了解,
游戲多半是將一部分玩家投入的物品,轉交到另一人手中,然后美曰其名‘祈愿’。
所謂‘祈愿之泉’,更像是一個由游戲主導的、大型的玩家間資源集結再分配平臺。
游戲將那些玩家平時藏著掖著、不愿輕易賣出或放入公開市場流通,但對其他特定玩家可能至關重要的稀有物品,
以‘祈愿’的名義聚集起來,再精準或有偏地分配到有需要的玩家手中。由此實現物品價值最大化!
通過這種方式,系統能夠強行撬動那些沉淀在個人倉庫里的“死資源”,讓它們流動起來,重新進入價值循環。
玩家a投入一件紫色品質材料,而經過游戲檢測,該材料正好是玩家b所需要的,而玩家b又剛好同樣投入了一種紫色品質材料,于是游戲便將玩家a的物品,當做祈愿物品送給玩家b。
而玩家a,則可能“幸運”地抽到了另一位玩家c投入的物品。
看似是簡單的互換一下,但在實際中很可能發揮更大的意義。
試想一下,一件某個玩家用不上、但一直舍不得低價處理的材料,通過祈愿池,也就是游戲,精準分配到了一個急需它來合成關鍵裝備的玩家手中,瞬間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戰斗力!
這樣即使玩家總的財富庫沒有明顯的擴張,但也能使得一群人實力大幅度提高。
這一機制的根基,便是分配者必須完全掌握所有玩家的動向,了解他們最急迫的需求!
而恰好,游戲滿足所有的條件!
甚至它可以根據不同玩家的潛力,有所偏袒的進行不公平的祈愿!
只要潛力夠大,那么用白色道具換來藍色甚至紫色道具不成問題!
“好一手資源盤活,強制流通。”左成安洞悉了這一切。
他思索了一下,
自己目前較為缺少的是刀類技能,一直以來,他只有從訓練場學來的基礎刀技,必要時才用道具上的自帶技能。
其次,還有接下來的摧毀小世界的任務,
如果里面到處都是‘觀眾’,一個一個砍太累,那么必然需要些大范圍殺傷道具。
爆炸物雖然不缺,可若是‘觀眾’特別分散的話,使用紅溫核桃實在是太虧了。
想到這,左成安整理起了自己的儲物道具,準備多投入些用不上的材料,看看能不能換到合適的物品。
:<ahref="https://fd"target="_blank">https://fd</a>。手機版:<ahref="https://fd"target="_blank">https://fd</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