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有些怕,畢竟對方后世的口碑可不怎么好,那是真對小輩動手。
便想了想,還是跟了去。
隨后長松一口氣。
只因為元始天尊果然跟他聊的是正經事,主要是叮囑他到那鎮元大仙的五莊觀要行什么樣的禮儀,說什么樣的話,然后又將自己在哪個地方什么時辰講混元道果之事,叮囑的一清二楚。
畢竟他也是要面子的。
只有別人等他,哪里有他等別人的?
若是等他開講混元道果,那鎮元大仙卻因為張天的原因而姍姍來遲或者干脆就錯過的話,這可就是天大的仇怨!
張天自然也懂得。
銘記于心。
然后便見那元始天尊感慨萬千,“縱使那小輩來聽我的混元道果,也不過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罷了,放著好好的正統的天仙大道不走,非要走什么地仙之路,真是可笑萬分!”
作為天仙大道。
就是不假于外物,修行內法,我成天地,我成仙!一旦成仙,就是逍遙自在,無約無束,跳出三界內、不在五行中,此乃正統法!
而鎮元大仙為了媲美三清,竟然創造了所謂的地仙法,號稱地仙之祖,但終究只是小道也。
那地仙道乃將性命、修行都寄托在外物上,如白布、生熟漆、油鍋、樹木。
鎮元大仙就是將自身的修為寄托在自己的衣袖之上,看上去軟弱,只是一塊布,實際上卻堅硬如鐵,縱使太上老君煉制的神兵,也難以打破。
“那所謂的地仙之道,也是他的混元大道,假借于物,自顯神通,若是將其他人困入袖中,尋常人等根本難以掙脫,才有了他這地仙之祖的名號!”
元始天尊口念地仙之祖,眼神沒有半點贊賞,全是冷笑。
而張天也不是修行小白,他熟讀道德經,明白通天道理,也算是了解元始天尊為何這般態度,是因為鎮元大仙假借外物的混元道,說到底就是模仿元始天尊的元神一道,主修神魂,同時駕馭諸多法寶。
那所謂的衣袖、油鍋、灶爐、樹木,相比于各種神通的法寶而言,又是落了下乘。
元始天尊自然不屑。
張天想起了自己從太上老君那里學來的彼岸金橋,一時間有些震驚,他忽然覺得自己這神通跟鎮元大仙的很像,對方煉制衣袖,借衣袖使用神通,威力無比。
而他則借助著手中的金磚,施展神通,同樣威力無比。
法寶+神通>神通或法寶。
“怎么師傅的神通跟鎮元大仙的是一樣的,不對,準確的來說,師傅的神通怎么跟元始天尊的是一樣的……”
他還沒想明白,就見元始天尊離去,也沒有開口詢問的機會,便將此事按在心中。
見眾人騰云而去。
給那取經人化作劫難。
就連忙朝著五莊觀飛去,不敢怠慢元始天尊叮囑之事,畢竟有句話說的好,阻道之仇,如同殺人父母。
這次前往上清天。
去聽混元道果的機會。
可是鎮元大仙萬年中孝敬了十三顆人參果換來的,要知道人家王母娘娘過大壽,也就得到了一顆而已,可見這機會的來之不易。
此處距離五莊觀并不遠,只不過幾百里,張天身化五色神光,可謂轉眼而至,來到了這曾經來到的萬壽山五莊觀。
上次來到此處,他還是一個沒有成仙的小子。
如今再來。
百年而已。
他已經成了天上的仙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