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沉默不語。
合不合適?
那自然是合適的!
即便是有那么一絲絲不妥,那也必須要合適,他們會找出一個合適的理由說服自己。
無他,刀在朱允熥的手上。
事情很簡單,就像當初他們支持朱元璋立朱允炆為儲君時候一樣,大明骨氣硬的臣子,早就被朱元璋給砍了,如今墳頭草都已經三米高了。
相較而言,朱允熥比朱元璋要好太多了。
朱允熥握刀,至少還能與他們講講道理,若是朱元璋的話,壓根不會與他們有半句廢話,敢逼逼賴賴直接砍了。
雖然很想點頭承認,但朱允熥畢竟是起兵打進的應天府,因此,沒有人愿意第一個開口。
所有人都在等,等其他人先站出來,然后,他們便能心安理得的奉朱允熥為大明新主。
“殿下,您坐皇位,那簡直太合適了!”李景隆大聲說道。
話音落下,他感覺自己的話語似乎差了點意思,想了想繼續道:“太祖他老人家重視親情,這一點舉國皆知,結果不曾想因此遭到了朱允炆的謊言誆騙,幸虧有殿下您起兵匡扶,挽救大明江山社稷,如今殿下功成,可見這皇位注定由殿下來坐!”
“好一個李景隆,還真他媽有點東西!”朱高煦嘴角一陣抽搐。
之前他各種看不上李景隆,但此刻聽完李景隆的這番話,他有點服氣了,李景隆這家伙廢物歸廢物,但肚子里多多少少還是有點東西的,至少眼下這番言辭換成他來,他就整不了。
朱允熥他不知道。
但是,他現在心中反正挺爽,好聽,愛聽,多說點!
“曹國公?”群臣看著神情堅定,言辭鑿鑿的李景隆,一個個眼神怪異。
他們等的人是朱允熥麾下的人,朱高煦、朱能、馬三寶、鐵鉉、盛庸等人,結果沒想到李景隆直接蹦出來了。
不是,你李景隆想要討好新帝,能夠理解,但沒必要這么沒有底線吧?而且,你是一個武將哎,武將不都是不善言辭的嗎?你他媽嘴皮子怎么比我們文臣還要利索?
“殿下,曹國公說的對,這皇位本來就是您的,之前不過是朱允炆欺騙了先帝,竊占了屬于您的皇位罷了!”有李景隆帶頭,很快便有人站了出來,而且,言辭比李景隆更加的洗禮。
“說的對,殿下如今成功,這就是最好的證明,這皇位就該殿下您來坐!”
“殿下,先帝年紀大了,又因為重視親情,遭到了朱允炆的欺騙,但是,天道昭昭,上天不會被欺騙,欺騙得來的皇位,終究還是要還回去,殿下,這皇位就得由您來坐。”
“殿下,請登基,正大明國法!”
“.”
群臣一個個爭先恐后開口,都想在朱允熥心中留下一個好印象,他們此時的模樣,如那開閘的洪水一般,止不住,根本止不住。
人心傾倒,就在一瞬間。
方孝孺看著眼前熱鬧的場景,神情黯然,心中滿是苦澀:“太祖,你錯了,你做錯了啊!”
身為天下讀書人的領袖,他有自身堅持的底線。
可以這么說,今天造反的人除了朱允熥之外,無論是誰,他都敢毫不顧忌的大聲斥責、謾罵,但朱允熥身份太正了,他罵不了,也不能罵!
他代表的群體,維護的正是朱允熥這種嫡子長孫。
他是可以放棄底線,斥責、謾罵朱允熥。
但他是天下讀書人的領袖,在士林當中影響非常大,若是他開了這個頭,屆時,禮法制度必然會崩壞,到時候天下的讀書人,該何去何從?該怎么往前走?
朱允熥面上露出一抹微笑,道:“諸位大人,既然你們都覺得我坐皇位沒問題,那么,明日便隨我一起去太廟祭拜吧。”
“是,殿下!”群臣彎身應道。
“殿下,魯王的兵馬到了,在應天府外駐扎。”蔣瓛急匆匆的走了過來,恭聲道。
“唰!”
群臣聞言,面色同時一沉。
藩王們的兵馬終于是趕到了,現在是魯王,接下來肯定會有越來越多的藩王趕到,這是對朱允熥最大的考驗。
過不了藩王們這一關,朱允熥坐皇位也就成了無稽之談。
身份正統?
到時候,藩王們會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