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被朱棣搶走了很多的風頭,但總體上,他也算達成了目的,還是比較滿意的。
“沒錯沒錯,允熥,你有什么事情盡管招呼。”
“允熥,之前我們做錯了,現在認識到了,你有什么話直接說。”
“允熥,別的話,王叔就不多說了,現在我服你!”
“.”
朱楨、朱植、朱楩等人紛紛出聲說道。
人喝多了酒,就容易話多。
當然,藩王們此時的話,都是發自肺腑的真心誠意,朱允熥太猛了,他們不敢不真心誠意。
“諸位王叔,我將大家留下來,主要是商量一下你們名下土地的事情。”朱允熥輕聲道。
古代王朝,出事基本上都是從最基本的土地上面開始的。
土地是百姓賴以生存的根本。
但是,總有那么一撮人,貪婪無度,想盡一切辦法,對老百姓手中的土地強取豪奪。
一星半點,倒是問題不大,動搖不了王朝的根基。
但這個世上,從來沒有什么適可而止,大多數都是貪婪無度。
今日奪取一畝,明日奪取三分,久而久之,土地便被歸攏了起來,而百姓一步步被逼成了流民。
事情到這一步,問題已經出現了,只需要一個時機,便會成為燎原之火。
這個時機便是天災。
天災是不確定的,說不定什么時候出現了,但天災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危害非常大。
危害大,代表著對底層百姓的迫害大。
中原大地上的百姓,他們是一群最可愛的人群,只要有一口吃的,他們便不會想著去造反。
畢竟,造反那可是要殺頭的。
但是,當沒有飯吃的時候,就會有人冒出頭。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陳勝吳廣雖死,但是他們的口號卻是被流傳下來了。
既然餓死也是死,那還不如拼一把呢。
所以,土地是重中之重!
士農工商。
農只排在官下。
種地很累,而且收入很低。
但是,百姓卻又是王朝的根基。
所以,為了讓百姓安心種地,帝王便提高了百姓的社會地位。
封建王朝,每個開國皇帝都知道百姓的重要性,無論是底層出身的朱元璋,還是貴族起兵坐皇位的李世民,他們每一個,都知道百姓的重要性。
但問題是,百姓的地位有點太虛了,全靠著朝廷或者說皇帝的態度為根基。
一代,兩代,三代.歷朝歷代,有哪座王朝,一直能夠出現英明的君主?
只要有一次塌下。
事情就立即發生巨大的變化。
官紳、勛貴們開始展露獠牙,搜尋財富,無依無靠的百姓,在他們的眼中就是一堆任人宰割的肥羊。
土地歸攏,流民暴漲。
這幾乎是必然會發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