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后期皇帝一個個年紀輕輕就死了,真的是因為疾病?
若真是因為疾病的話,那些能力強的皇帝怎么能多活一段時間?那些藩王怎么一個個都那么長壽?
說白了,士紳的統治力量太強了,他們架空了皇帝的權利。
這句話可不是空口白話瞎說,而是有史為證,時隔不知道多少歲月,在皇權至上的年代,竟然出現了名臣時代,這就將一切彰顯的淋漓盡致。
什么是名臣時代?
歷史上,有能力的大臣多了去了,怎么就大明出現了名臣時代?
說白了,大明后期的時候,皇帝的權利,已經被大臣給搜刮走了。
有了權利的加持,名臣時代出現也就變的非常正常了。
若是權利依舊在皇帝手中,那就沒有什么名臣時代了,而是某某中興!
比如漢朝的昭宣中興、唐朝的元和中興、再不濟還有宋朝的南宋,但是,大明呢?
大明的中興???
大明沒有中興!
即便是出現了有能力的皇帝,但因為要動士紳們的利益,往往剛剛冒頭,便會被無情的按死。
皇帝怎么了?皇帝也得死!
皇權和臣權,就好像是一個天枰,你這邊多一點,他那邊就少一點。
臣子習慣了大權在握,并且已經根深蒂固。
咋滴?你皇帝想要掌權?門都沒有!
細看大明歷史,其實大明后期的皇帝,日子過得其實挺慘的,比任何朝代的皇帝都要慘。
這就導致,大明出現了很多在常人看來十分奇葩的皇帝,什么蟋蟀皇帝啦,什么修仙皇帝啦,什么木匠皇帝啦等等。
咋滴,大明盛產奇葩對吧?
基因不行?
朱元璋,乞丐出身,唯一以南伐北成功的皇帝。
朱棣,戰爭狂人,唯一封狼居胥的皇帝。
這兩人的基因你說不行?
別自欺欺人了,大明奇葩皇帝之所以多,就是權利沒了,然后,這些皇帝直接就選擇擺爛了。
當然,他們的擺爛在一定程度上是被動的,因為他們要是不擺爛的話,可能就會被弄死。
擺爛就很爽了,朝中大臣們斗得你死我活,但是,他們都得需要哄著皇帝。
這種情況,能怎么辦嘛?
“缺陷?什么缺陷?”朱棣疑惑道。
來找朱允熥之前,他先是找姚廣孝聊了聊,兩人隱約能猜到,朱允熥廢除士紳優待,可能是這個措施有些不妥。
但是,具體哪里不妥,他們卻不知道。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吧,士紳不交稅、不納糧,這個優待短時間內,能夠刺激讀書的風氣,但是久了呢?”
“時間久了,咱們大明存在的越久,不交稅、不納糧的人就越多,五十年、一百年,四叔你猜猜看,到時候朝廷的稅收比起現在,能夠減低多少呢?”
“再比如,一人考中,好有親朋全將田地置于考中之人名下,以此偷稅漏稅,朝廷稅收每年又要少收多少呢?”
“又或者,若是有人貪婪成型,仗著自己擁有權勢,忽悠普通的百姓,以幫助他們躲避朝廷稅收的名義,讓他們將自己的田地置于自己名下,事后直接翻臉不認人,能夠導致多少百姓遭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