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嘴巴動了動,道:“咱也是想要讓大明盡快的穩定下來。”
朱允熥點點頭,道:“不錯,士紳優待頒布之后,大明確實穩定下來了,并且也達到了你所有的目標,讀書風氣熾盛,底層官員迅速得到填充,但是”
朱元璋抬起頭,看向朱允熥,心中忐忑不安。
朱允熥笑了笑,道:“但是啊,大明,被帶歪了!”
士紳優待,這東西優點有,但是危害更大,幾乎可以說影響了整個大明,士紳發展越來越猛,影響力越來越大,但隨之而來的是皇權和朝廷的掌控力在一步步下降。
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事實。
來說說士紳的組成部分吧。
嚴格意義上來講,士紳分為兩個部分。
一:士。
二:紳。
士:指通過科舉考試,已經考取了功名,但是還未入仕的人,也就是考中了,還沒有當官的人,可以看作是官員后補。
紳:指官員本身,亦或者離職了的官員。
無論是士,還是紳,他們都屬于大明的官僚集團。
官僚集團,他們是王朝的管理者。
任何朝代,它的管理者都絕對不可能是弱勢的一方,畢竟,管理者若是弱勢了,那還怎么能是管理者呢!
士紳優待,這等于是在原本強勢一方的基礎上,再次增加了優待。
強勢的一方更強勢了。
隨之而來的,肯定是弱勢的一方更弱勢了。
這東西,也像是一個天枰,一方強,另一方便會弱。
這里,就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事情了。
朱元璋對麾下的官員們是充滿戒備的,是不信任的,但他卻又頒布了士紳優待,對手底下的官員給予極大的便利。
這似乎是很復雜的一個情況。
我給你官,給你權利,但是我提防你,不給你錢。
這不妥妥的擱這考驗人性呢嗎?
自古以來,考驗人性的有幾人成功?
所以,朱元璋的失敗是正常的,也是注定了的結局。
失敗的代價是慘痛的,大明貪污成風,士紳橫行,盤踞一地。
大明的很多地方,士紳說的話,比朝廷的詔令還要好使,畢竟,縣官不如現管嘛。
士紳優待,讓士紳以一個十分恐怖的速度,飛速成長。
這也正常。
身為士紳當中的一員,吃到了其中的便利,誰不猛沖?
這也是大明的讀書人咬牙也要硬挺著去考取功名的原因,這哪是考取功名,這是去考一個破天的富貴出來,一旦考中,直接舉族飛升的那種。
當然,舉族飛升可能有那么一丟丟夸張。
但考中功名之后,從此飛黃騰達是沒有任何的問題了。
畢竟,士紳優待嘛。
有一就有二,吃到了士紳優待的便利,誰還愿意松手?
緊接著便是培養兒子繼續考取功名。
考不上?
沒關系,咱們大明有規定,考不中可以繼續考!